旅人的形状(195)说起蛋包饭:我的午餐女王

2020/09/30


      日经中文特约撰稿人  张维中:竹内结子离世了。周日清晨起床,正准备为自己料理一顿悠闲的假日早午餐,迎接新的一天,我却在滑开手机的刹那,看见这则令人震撼的意外消息,久久不能自己。从一则则网路讯息中,对于世事无常的遗憾与感伤,在一分一秒流逝的时间中蔓延开来。这一天仍然继续在走,很快就过了中午,然后日落,可是却有人永远停在上一个黑夜,过不来了。

 

竹内结子

      竹内结子的存在,和我与日本的缘分,有着间接却紧密的牵连。我不算竹内结子的忠实狂粉,但是一直以来也是断断续续的,看了不少她的戏和广告一起长大。十八年前,当时还住在台湾的我,因为喜欢她主演的日剧《午餐女王》,特地飞来日本旅游,跟朋友展开一场“蛋包饭”主题的美食之旅。旅程的美好回忆激起我对日本的热情,往后每一年都会到日本旅游,最后甚至决定迁居。所以如果说竹内结子开启了我的日本旅程,我想一点也不为过。

 

      我本来就爱吃蛋包饭。往昔住在台北家里,从小到大,妈妈就经常在家做蛋包饭。不过,到底日本本土真正的蛋包饭是怎样的味道呢?我一直不知道。

 

      《午餐女王》在2002年播出,汇集的卡司,如今回首来看,实在是星光熠熠到不可思议。除了竹内结子以外,还有妻夫木聪、江口洋介、山下智久、山田孝之、伊东美咲、瑛太、森田刚和堤真一。

 


      这出戏描绘的是一群人在一间西餐厅里的故事,餐厅的招牌菜正是蛋包饭。香醇浓郁的酱汁,淋在蓬松柔软的蛋皮上,热气冉冉升起,每当看见电视画面出现演员在入口品尝美食的刹那,显露无比满足的表情时,我恨不得立刻冲去实际体验。朝思暮想,于是,终于有了那一趟蛋包饭寻觅之旅。这趟旅程真是跑遍许多餐厅,吃了非常多各式各样的蛋包饭。我才明白,原来同为蛋包饭,居然能够细分出那么多迥异的款式。光是蛋皮的煎法,厚薄软硬,就有不同的宗派,而蛋皮底下又是另一个浩瀚的世界。米饭的烹饪方式,蒸或炒,白饭、浸渍番茄酱或是过奶油,更分岔出迥异的口感。当然更别提最后淋上的酱汁了。番茄酱汁、奶油蘑菇白酱或红酒炖牛肉酱,用料不同,更为蛋包饭带来画龙点睛的效果。

 

蛋包饭在日本发展出了独有的路线(张维中摄影)

      记得蛋包饭专卖店Pomunoki(ポムの树)就是在那次旅行中发掘的。后来介绍给家人,又写在专栏与书籍中,我简直像是自发性的代言人。在那之后又陆续吃了非常多不同地方的蛋包饭,有些来自于名不见经传的街角吃茶店,有些则是出身名门的榜上推荐。其中不少名店集中在银座,可谓是日本蛋包饭的激战区。赫赫有名的如吃茶YOU、炼瓦亭、Swiss、资生堂Parlour、Dompierre、早川、上野精养轩松屋店、蜂之子等,每一家的款式和口味都各具特色。

 

      总觉得蛋包饭是很能展现日本精神的一项食物。它明明源于法国,不是日本料理,被日本人归为“洋食”类别,可是经过列岛文化的洗礼,蛋包饭在日本发展出了独有的路线。如今对我们台湾人来说,蛋包饭早已是日本美食之一。

 

      过了都快二十年,每当我吃起蛋包饭时,经常还是会想起《午餐女王》。2002年,戏里的那群人都还是20岁上下的青春新星,从此星梦高飞;2002年,新的世纪刚揭开序幕,日剧还处在影响亚洲的辉煌时期。许多的台湾人和我一样,在这些耳濡目染之中憧憬着日本看似美好的一切。

 

      那时候我们不知道,有一天K-POP将取代J-POP席卷全球;不明白将有一场慌乱的疫情,残酷地暴露出列岛上应变迟钝和脱序的官僚体制;那时候谁也看不出来,捧着美味蛋包饭,激励人心的竹内结子,对着镜头专业的笑了十多年,有一天在戏外的真实人生,女王终于疲惫。

 

张维中 简历

台北人,现居东京。在台取得文学硕士后,08年来日。早稻田大学别科、东京设计专门学校毕业。现于东京任职传媒业。大学时以小说踏入文坛。近作为散文《东京直送》、小说《代替说再见》、游记《日本小镇时光》等书。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