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294)何谓怪物部下(下)

2019/12/10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中岛惠:接着上周的前篇,介绍怪物(monster)部下。为何变为怪物的部下正在增加呢?《怪物部下》(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一书的作者、社会保险代理人石川弘子作为原因列举了年轻人的“自我中心性”和“幼稚性”。

  

     现在的20~30多岁和40多岁以上日本人的价值观差异明显。在这一背景下,如今40岁以下的日本人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是“尊重个性”、“不与他人竞争”、“鼓励教育”等。在这种方针之下长大的年轻人面对工作时,与“报酬”和“升迁”相比,更加倾向于追求“工作价值”、“充实的业余生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面对这样的年轻人,50岁左右的“泡沫世代”则一直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时代。我本人也是泡沫世代,在工作和游乐两方面都会拼尽全力。泡沫世代一直相信努力就会有结果。

 

      社会的变化也在产生影响。扎根于日本社会的年功序列(论资排辈)制度在很多企业已被取消很久。那种只要认真工作就能过上稳定生活的保证已经消失。此外,只要就职于大企业就万事大吉的传统观念也已经改变。

 

      在这种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活得更加自我”、“不喜欢只有工作的人生”、“不希望被公司摆布”。不接受公司的单方面指示或者反驳上司,或许也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与40岁以上明显不同。

 

      但是,在40多岁的上司一代看来,年轻人的价值观是“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不负责任”和“缺乏上进心”,他们难以理解年轻人的心情。在这种背景下,彼此不同的价值观相互碰撞,对上司来说,年轻员工看起来简直就是“怪物部下”。

 

      但是,就算自己的部下是“怪物”,上司也什么都不能说。因为职场的权力骚扰问题开始在社会上被广泛提及,管理层之间正在发生混乱。

 


      50多岁的上司在30年前入职时曾被上司严厉训导。如果被分派的工作没能做好,就会被上司骂“这点儿事都不会吗!”、“迟钝!”、“笨蛋!”。但在如今,如果像自己过去一样严厉地训导部下,则可能会被说成“职权骚扰”,甚至被起诉。

 

      因此,害怕这一点的上司对部下什么都不敢说。就算是应该好好指正的情况,有的上司也不会去说什么。

 

      部下也反过来利用职权骚扰已成为社会问题的情况,尽管上司给自己的是正确的指导,但也会误解为“被骂了”就是“职权骚扰”而大吵大闹。这种情况不断发生,因此上司越来越害怕怪物部下。

 

      那么,应该如何接触怪物部下呢?在本书中,“不想管”是上司的真心话。实际上,就算和怪物部下交流,也是自说自话,难以相互理解。作者石川给出了如下建议:

 

      “在大部分怪物部下问题行动的背后,都隐藏着那个人的某些欲求不满。人在采取问题行动时都抱有不满之处。首先,找到部下言行背后的真实想法,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面对怪物部下不逃避,正面接触是必要的”。正是因为有不信任关系,更需要拿出勇气面对,否则,上司与部下的关系或将不断恶化。

 

      那么,40多岁的这代人是否就没有问题呢?并非如此。本书表示,高龄世代也存在怪物员工。例如从大型企业跳槽到中小企业,却轻视中小企业,不接受文化差异,或将自身业务成绩不佳归咎于部下等。

 

      读了这本书,我不由得苦笑起来,心想“还有这种人”。与中国相比,日本的变化明显更为缓慢,但感觉代沟仍然存在,很多地方都隐藏着怪物。

 

中岛 惠简历

出生于日本山梨县。曾在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留学。先担任报社记者,1996年起成为自由记者。著作有《中国精英这样看待日本人》,《中国人的误解 日本人的误解》(均由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出版), 《爆买之后他们将瞄准哪里?》,《中国精英向往日本》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