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258)日本人为何爱用积分卡?

2019/03/26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中岛惠:无现金结算服务的浪潮正在涌向日本。乐天支付(Rakuten Pay)、LINE Pay、PayPay、Origami Pay和FamiPay等,光是我经常听到名字的结算服务就有约10种。此前领跑的是采用非接触式IC芯片的服务,例如JR东日本的SUICA(西瓜卡)和7-11的nanaco等,而最近则像中国一样,二维码结算和条形码结算也在增加。

 

      这种无现金化是难以避免的,但在50多岁以上的日本人之中,不少人对无现金化有所抵触。虽然很少有日本人不会用每天都乘坐的地铁和JR用到的交通卡SUICA等,但很多人内心并未积极迎接无现金化的时代。内心真正的想法是用现金就足够了。

 

  

笔者的积分卡

    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古板的人比较重视积分卡。不是保存在智能手机里的积分卡,而是在买过东西的零售店、百货店和家电量贩店等处根据消费金额计算积分的纸质和塑料的积分卡。

 

      有的是手工制作风格的积分卡,背面有30个框,每消费500日元即可获得1个积分的图章,积满30分能获得500日元(约合人民币30元)的折扣。有的积分卡每当获得积分就在磁条上更新积分数,还有的积分卡背面只有条码、正面只有店名等,但通过收据可以知道积分情况等。

 

      我的钱包里放着25张积分卡。其中,手工制作风格的卡(实际用手印上图章的类型)为12张,其余13张为其他类型的积分卡。

 

 


    但是,实际上我所拥有的积分卡不止这些。平时不怎么用的积分卡会统一放到其他袋子里,那里面还有20张积分卡。再加上牙科医院的就诊卡等,全部加起来达到50多张。

 

      其中最常用到的是手工制作风格的积分卡。这种积分卡多是小店铺发放的,而不是大型店铺。比如我家附近的蛋糕店,店员会在小框里印上可爱的图章。在按摩店、日式点心店和咖啡馆,也会获得图章。积分卡上的框有时达到50个,也就是说要消费满500日元×50=25000日元(约合人民币1510元)才能获得折扣。仔细想来,会觉得不会买这么多蛋糕,但卡上的积分不断增加令人很开心,不知不觉就会在那家蛋糕店消费。

 

      像我这样“愚蠢”的消费者在日本非常多。

 

      为何日本人这么喜欢积分卡呢?

 

      我总结的原因包括在眼前获得积分的安心感、与店里人的交流以及踏实积累积分的“小小的幸福感”。日本人特别喜欢认真地、踏实地一点点不断积累。

 

      因此,对于消灭从几十年前就有的积分卡存在抵触情绪。日本人特别喜欢“保持不变”和“维持现状”。

 

      此外,还存在这样的担忧:

如果存在智能手机里,会不会因为操作失误而导致积分突然消失? 

在换了新手机的时候,积分能否被继续保留?

平时看不到积分卡,比较没意思,而且会不会容易发生纠纷呢?

 

      因此,日本的中老年阶层不会停用积分卡。应该有很多人都希望随时将卡带在身边,时常看一看,才觉得放心。

 

中岛 惠简历

出生于日本山梨县。曾在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留学。先担任报社记者,1996年起成为自由记者。著作有《中国精英这样看待日本人》,《中国人的误解 日本人的误解》(均由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出版), 《爆买之后他们将瞄准哪里?》,《中国精英向往日本》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