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鲜鲜鲜(95)日本年轻人不想拥有,只买能卖的
2018/11/21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刘黎儿:现在对日本许多业界而言,最伤脑筋的问题是不仅年轻人不买车,而是许多消费降到最少限度,能不买就不买,年轻人之间流行「极简主义者(Minimalist)」的生活,即使一时需要购买,用完就转让,甚至连结婚礼服也从网路买中古的,然后再卖出去,也因此才会让最大的中古拍卖网的Mercari老板山田进太郎在2018年,一跃登上日本富翁排行棒。
![]() |
mercari的挂牌仪式(2018年6月) |
「极简主义者(Minimalist)」是2015年就大流行的概念,一直持续著,越演越盛,年轻人不想拥有,身边的东西越少越好,许多单身的极简主义者甚至把自己的生活用品减少95%,也就是只有普通单身者的5%,因此每次搬家都只要30分钟就打包好了。
看这些年轻人的生活,可以重新发现人的确只要最低限度的东西就可以活得下去;许多人自订原则,像是女人最爱的包包,顶多只要3个就够用了,碗筷餐盘更是有一两套就没问题了,家里不需要收藏柜,也不需要整理东西最好用的篮子、盒子,因为没有东西需要整理;家里打扫每次都几分钟就打扫完毕,随时维持窗明几净的状态,身心都舒服。
一位极简主义朋友跟我说:「最大好处,就是不会找不到东西!因为东西没几件,几乎全数可以看到!」的确,我是位于极简主义的另一个极端的人,东西进我家就很难出门,我每天花在找东西的时间非常多,常常刚买的书找不到,只好又去买另一本来,不仅不是不拥有,而是被迫重复拥有,非常悲惨,应该效法学习他们。
许多极简主义都是喜爱旅行或爱搬家的人,大部分对在家里的时间不大恋栈,四处为家是最大乐趣,但也有人喜欢居家生活,才更觉得把家里清理干净很重要。
这些极简主义的年轻人,觉得不买东西、少买东西,就不需要断舍离,不需要丢弃东西,比起丢弃东西,他们更喜欢把东西让出去,他们说:「让给朋友或在网路上让给需要的人!这样更没罪恶感!」
![]() |
下北泽的二手服装店(东京都世田谷区) |
极简主义者穿着打扮都是黑白调或有自然感的颜色、素材,打扮搭配很容易,只要最低限度的几件就够,看起来高雅、洗练,当然偶而也会生厌,那会从朋友处接收一些所谓「关西系」的色彩鲜艳的服饰来穿戴,或是去网拍找些二手来穿,觉得不合适,就再让出去。
现在年轻人并不在乎用别人的东西,也不在乎自己用过的东西给别人用,想拥有的东西非常少,顶多是一些特别蒐藏品及自己当下喜爱的用品,或是珍贵的相簿等,让人觉得有理,而且很感动,只是我大部分做不到。
即使不是极简主义者,现在年轻人也不像我这个世代喜欢买东西,他们买东西都是先看自己买了、用过之后,是否有机会转让出去,否则不买,也就是只买可以卖的东西,否则会觉得浪费。
这跟年轻人赚钱越来越困难也有关系,但现在已经成了基本的生活习惯或价值观,也因此Mercari等这样的中古拍卖网站规模越来越大,亦即所谓网路跳蚤市场,除了有挖宝乐趣外,主要是不需要拥有东西,买了用过、不想拥有的都可以让出去,反过来,也可以廉价去买自己想要而原本不可能入手的高价商品,反过来也可以把自己不想要的东西脱手换钱,有时还有赚不赔。
用手机APP来交易的网路跳蚤市场现在Mercari有7成占有率,去年有2480亿日圆营业额,其他乐天、雅虎等则占3成,最近还有经济学者宫本胜浩评估Mercari等APP跳蚤市场带动的运输、修理及包装等,经济波及效果达1兆2千亿日圆;其他还有各种形式的跳蚤市场,规模本身高达1兆8千亿日圆,这也显示年轻人不排斥中古货,积极买卖。
除了买卖中古物品外,年轻人也倾向于租借;像有人每周只需要穿一两次西装,西装、衬衫、领带全用租的,也无需送洗,又可不断换装,尝试自己平时不可能买的花样;原本礼服常见租借,现在逐渐普及到各类服饰,许多厂家相继投入。服装以外,包包、客用棉被乃至工具机、车子、旅行箱、缝纫机等不常用的物品,等也都用租的,年轻人认为拥有的负担很大,租借一下就好了。
相当落定的是汽车的分享,半数是30岁以下的人利用,年轻人不买车,但接送家人或购物等,就租个2小时,比计程车便宜、方便,加入为会员,就可到最近的停车场取车、还车,不负担车检、停车场费用等,甚至憧憬已久的高级车或露营车,乃至哈雷机车、小型游艇等,都可透过分享而开开看.其他如分享而不买的人越来越多。
分享概念甚至还及于店铺,许多年轻人以分享而试行开餐厅等,自己租用晚上开吧,白天是别的餐厅,一田两作;或一周租用一天或两天,其他日子是别家餐厅等,这跟过去租空间举行餐宴,或分享办公室等不同,是网路时代才可能的经营型态;许多1周1日(或2日)餐厅,因风评好而大排长龙,客人不会忘记周几才能吃到,店主若有自信,也可另起炉灶;因为分享,创业变的容易;许多主人原本不想时间都用在顾店,因此有空陪伴家人或兼顾兴趣或副业。日本从6月起施行民泊新法,更让分享经济的热度大为提高,家里房间更想分享给别人,也可增加自己的收入。
不想拥有,而用别人用过的,自己用过的也让别人用,衍生出新的分享经济型态,或许也会为大量消费、过度浪费的世界找出不让地球爆掉的新的答案吧!
![]() |
刘黎儿 简历
旅居日本的资深媒体人与知名作家。台湾大学历史系,后进入台大历史所,1982年赴日,曾担任《中国时报》驻日特派员、东京支局长,现为专职作家,在多家报纸杂志如《苹果日报》、《自由时报》、《今周刊》等撰写专栏;书写对象包括日本政经社会议题、都会两性关系、职场文化及生活文化的观察与解析乃至文学评论等,相关书籍35册;小说则有「棋神物语」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