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223)早稻田附近正在形成新的中华街?
2018/07/10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中岛惠:最近,我几乎每天都在采访在日中国人。在日本,说到“在日”,此前多用于形容韩国人和朝鲜人,但如今在日中国人超过韩国人和朝鲜人,占据压倒性多数,人数达到约70万。
沙县小吃高田马场店 |
在日外国人中每3~4个人就有1个中国人,其存在感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而逐渐增强。按都道府县来观察中国人的居住区域,最多的是东京都,约为20万人,其次是神奈川县和埼玉县。
在日本关东地区,神奈川县横滨市有着世界最大规模的中华街(唐人街),东京池袋和埼玉县川口市也是有名的中国人聚居区。但在最近的采访中,我发现关东地区正在形成第4大中华街。
说到中华街,不仅是指像横滨那样中餐馆鳞次栉比的地方,还指中国人大量聚集的地区、中国人实际居住或活动的地区。
第4大中华街指的是东京新宿区的一角,即JR(日本铁路公司)大久保站至早稻田站之间主要面朝早稻田大街的区域。
JR高田马场站是山手线的一个车站,东京地铁公司(东京Metro)运营的地下铁东西线和西武铁道运营的西武新宿线也在此交汇,是一个大站。从高田马场站沿着早稻田大街步行15~20分钟左右,就是地铁早稻田站,从那里步行5分钟就能到达早稻田大学。
此外,从高田马场站向与早稻田相反的方向走,会到达大久保站,这段路上有很多面向中国人的大学应试预备学校(例如名校志向塾和行知学园)以及日语学校。
也就是说,由于有着早稻田大学、众多日语学校和大学应试预备学校,这附近聚集了大量中国人(尤其是20多岁的年轻人),于是逐渐形成包括东京和横滨等在内的关东地区的第4大中华街。
几天前,我步行从高田马场站前往早稻田大学。早稻田大街沿途很久以前就有很多面向学生的旧书店和廉价快餐店等,而最近则出现了几家以前没有过的中餐馆。
其中之一就是“沙县小吃”。这是发源于福建省的快餐,今年6月上旬在高田马场开店。“沙县小吃”因在中国各地开店而广为人知,高田马场店是在福建省沙县政府的支持下在日本开设的第1家店。其标志和中国的店铺相同,称提供“正宗的沙县味道”。
沙县小吃的馄饨 |
听说由于这些理由,这家店连日来排起长队,我在工作日下午5点前后来到这里。由于还没到晚餐时段,当时没有排队,但我看了一下店内,发现几乎坐满了人,非常热闹。
我点了在中国的沙县小吃也常吃的馄饨(在日本售价480日元,约合人民币28元)。馄饨分为普通份量和大份2种。此外还有蒸饺和拌面等。用餐前要先通过自动售货机购买餐券。这里的店员全都是中国人,顾客据我所见也有7成以上是20多岁的中国人。
后来我走到早稻田大学,途中还经过了兰州拉面店和出售香港快餐的摊位等,不知不觉间这附近开始弥漫着中国的氛围。
有位在新宿的日语学校当老师的朋友表示,中国留学生喜欢住在尽可能靠近学校的地方。经过高田马场的西武新宿线沿线房租低廉,适合生活。有很多同时就读日语学校和预备学校的“双学校族”,他们中很多人想报考早稻田大学。这样一来,或许可以说这个区域的中国人必然会逐渐增加。
![]() |
中岛 惠简历
出生于日本山梨县。曾在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留学。先担任报社记者,1996年起成为自由记者。著作有《中国精英这样看待日本人》,《中国人的误解 日本人的误解》(均由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出版), 《爆买之后他们将瞄准哪里?》,《中国精英向往日本》等。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观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