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危机下的正能量

2020/05/07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柯隆:在中国国内,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上的社交媒体,似乎都讲究要有正能量。特别是传统媒体所起的作用要求其是对社会有正面的引导作用。关于这一点,国外媒体的指责有很大不同,国外媒体所起的作用更主要的是监督和批评,所以,他们披露出来更多的负面消息和社会阴暗面。我想这样的差别主要跟各国的国情有关。

                  

  尽管如此,通过国内外的媒体报道,我还是看到了很多令人难忘的疫情下的侧面报导。

                   

      

  柯隆 的其他文章

  

 重新考量应对疫情的经济政策

      

 病毒对人类的考验

                

 疫情之后的国际产业链

                   

   贸易摩擦和贸易战争的功与过

     

 中美从G2走向分道扬镳的背后

 

   展望2020年中日关系 

 

   中国人为什么不读书

                         

   更多》》》专栏:老柯要说话

 

  在武汉疫情肆虐的时候,来自全国的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奔赴武汉医疗现场,当时武汉的情况紧急,特别是防疫初期,口罩防护服严重不足,造成大量医护人员感染上病毒。这些医护人员明知自己有感染的可能,仍然义不容辞奋斗在第一线。堪称可歌可泣。

                  

  在国外,爱尔兰的医护人员严重不足,曾经是医生的巴拉克总理毅然决然地穿上白大褂,重操旧业,每周利用一天时间去医院参加治疗病患。

             

  在瑞典,卡尔・飞利浦王子的夫人,索菲亚王妃亲自去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的医院为医生和护士做义工。这些人堪称身居高位,但其所作所为可以说是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用范仲淹的话说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美国纽约一个医生下班开车回家,可能是归心似箭,亦或是因为封城路上车很少,不知不觉中车速超过了最高限速,被警察拦下。当警察检查了他的驾照,知道眼前的这位是个医生,警察回到自己的警车,拿了警局发给自己的一包口罩交给医生,没有开罚单,举手敬礼说:您可以走了。看到这个事例,我自然地觉得哪怕是执法也应该讲一点人性。

             

  我生活在日本,所见所闻自然更多一点。

            

  在日本,居民扔垃圾是要严格分类的,且每天扔什么垃圾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生活垃圾都是要装进塑料垃圾口袋才能扔。一天,东京某地的清扫员在回收垃圾时,发现垃圾口袋上用透明胶布粘着一封信,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回收垃圾的诸位,辛苦了。对你们,我们从来都心怀感激,眼下新冠病毒传染不断扩大,希望各位多加小心,保重身体!”负责回收垃圾的清扫员应该说回收垃圾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且在社会上算不上身居高位,但一个和谐社会的的确确需要有起码的良知和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就在这时候,北京的朋友通过微信发来一个关于日本的报导,说一个在静冈县立大学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本来计划3月毕业后就回国工作的,不巧遇到疫情肆虐,中日两国间的国际航班都停飞了,回不去,租的房子只能住到3月底,签证也到期了,虽然日本政府补发了短期滞在的签证,因为不是留学签证,所以不能打工。这样一来生活没有着陆不说,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最后,这位留学生曾经打工的一家拉面店破例开门卖便当,为的是为这位中国留学生募捐。店主店员通过社交网站把此信息扩散出去后,于是,上门买外卖的客人不断,很快店主店员共同努力筹集到30万日元,相当于近两万人民币,捐赠给了这位陷入困境的中国留学生。

            

  这些事例本身就是正能量,不需要用文字去渲染,或过分解读,因为这是每个社会应有的道德和常识,我只想用一句话结束这篇专栏文章:善良是文明社会的基础。

       

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日经中文网观点

             

柯隆

柯隆 简历:

 

东京财团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静冈县立大学特聘教授、富士通综合研究所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出生于中国南京。88年旅日后进入爱知大学法经学部学习,92年毕业后进入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深造,94年硕士课程(经济学)毕业。98年10月,富士通综研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2005年6月,同总研经济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员。06年起担任主席研究员。研究专题:开发经济学。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