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从G2走向分道扬镳的背后
2020/01/07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柯隆:虽然中国人喜欢说一山不容二虎,但几年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面对世界老大还是放下身段建议跟美国共同分享世界领导地位,正所谓G2。一个好的政治家应该首先是一个好的表演家,一个过于坦诚直言的政治领袖通常会遭遇麻烦结果短命。但一个政治家的表演技能升华到虚伪也就自然失去了生命力。
应该说,美国的奥巴马总统是一个不错的表演家,提出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从来没有双赢这个词,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一山不容二虎,也就是你死我活。但是面对一个强大的美国,中国官员的战术是好汉不吃眼前亏,所以提议跟美国双赢,美国的学者把双赢关系总结成G2。
说实话,中国人的心还没有大到要替代美国,统治世界,所以能够和美国共享世界霸权对中国来说应该也是不错的选择。而美国人的算盘其实并不是要跟中国双赢,G2只是一个幌子。美国的对华政策被描述为engagement,用中国人习惯的语言说就是和平演变,我个人认为和平演变是一个中性词。美国人的如意算盘就是帮助中国富起来,富起来的中国人就会觉醒希望有更多的自由和民主,这样的话就实现了和平演变。
|
但中国人比美国人相像的要现实和复杂的多,至少政府官员是这样。中国人选择了走致富的路,但拒绝走美国人指引的那条政改之路。到了特朗普总统上台,特朗普本人其实是一个不关心政治,也就是说不关心意识形态的人。胸无大志的特朗普总统只是想在对华贸易上多占一点便宜。然而事与愿违,不管他的初衷如何,事情发展到今天,中美之间的那层窗户纸被特朗普意外地捅破。
现在华盛顿没有人再提G2,北京也没人说跟美国双赢。应该说中美纷争是一个新常态。当然,在中国有的学者还在提倡所谓的韬光养晦,但中国已经今非昔比,回不去了。不过忽悠说中国已经全面超越美国的学者应该也是别有用心。中国的政治家应该着力客观认识中国的真实国力,对本国国力和国际形势的误判结果不堪设想。
本届特朗普政权在政策和战略上的最大转变转变是放弃了engagement(包容)政策,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那问题就严重了。现在,美国的政治家和学者讨论中国问题时,最热门的一个词不是engagement,而是decoupling(分道扬镳),也就是说少跟中国合作,至少是在战略产业技术领域不跟中国合作,遏制中国。
毋庸讳言,decoupling不仅对中国产业经济打击极大,美国的产业经济也难免遭受重创。通常人不会主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往往会搬起石头砸别人的脚的同时,也砸自己的脚。俗话说,经济的全球化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所以经济全球化时代,搬起石头只砸别人的脚,不砸自己的脚,很难,几乎不可能。
那么美国人会不会停止与中国的decoupling呢?我相信不会。更准确地说有继续合作的空间,也有你死我活的部分,你死我活的部分一定是对方的七寸,也就是高科技领域。所以,中国人应该明确认识到跟美国要打一场持久战。
虽然说decoupling不可避免,但中国的出路绝对不是闭关锁国,古人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只要敞开大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够持续发展下去。最后,贸易战争的背后其实是高科技战争。提高高科技水平一定需要一个开放的研发平台。
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日经中文网观点
![]() |
柯隆 |
柯隆 简历
东京财团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静冈县立大学特聘教授、富士通综合研究所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出生于中国南京。88年旅日后进入爱知大学法经学部学习,92年毕业后进入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深造,94年硕士课程(经济学)毕业。98年10月,富士通综研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2005年6月,同总研经济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员。06年起担任主席研究员。研究专题:开发经济学。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