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闻受众的心得

2018/08/22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柯隆:今天是信息化时代,大量信息如洪水,有的时候信息似猛兽。其实,在前信息化时代,人们面对的信息量远不如今天多,但有限的信息并不一定有助于受众的消化。那个年代的信息更多的是自上而下的单行线,受众们也不被允许去思考信息本身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今天的信息化时代,信息不仅来自传统媒体,更来自自媒体,其中信息还有自我繁衍的功能,错综复杂的信息让受众们眼花缭乱,根本难以判断新闻的真实与否。美国总统不愿被批评,所以,他把批评自己的新闻报道一概定义为“假新闻”。

   

 柯隆 的其他文章

 

   巨富土豪是如何诞生的

 

 贸易战争的正面效应

 

 中日之间最难填补的差距


 成为世界强国的条件

 

    中国参加世界杯

 

    阴阳合同门之怪

 

 无解的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

  

   朝鲜有恃无恐

 

 日本人的创新模式与中国人有很大区别

 

 安倍经济政策有可能破产

 

 中国股市之怪

 

   全球股灾,中国能否逃过一劫

 

   更多》》》专栏:老柯要说话

 

  当然,如果要求媒体的新闻报道百分之百的正确,应该说就太苛刻了。媒体所报道的新闻更多的可能是对某件事或某个人提出质疑,提醒受众的关注。其质疑只要合情合理就算守住底线。至于说自媒体那就不好说了,自媒体的最大问题是无法追究其责任,而更多的人是在自媒体上宣泄自己对某人某事的不满。语言肮脏也是自媒体的一个严重问题。我个人认为,自媒体平台的管理应该加强。当然,自媒体平台管理主要不是靠政府管理,而是平台公司自己管理。

   

  近来,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就在这么一个关键时刻,美国媒体突然报道了一则消息:美国苹果公司的一位华裔电脑工程师辞职回国,在美国机场被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拘捕,理由是其辞职前涉嫌窃取其参与的一个开发设计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商业机密。于是乎,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来,中美贸易战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国认为很多中国企业涉嫌偷窃美国企业的商业机密,现在终于有了人证物证。

   

  国外很多评论家在媒体上评论此事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事实”。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于新闻报道开始采取审慎的态度,一般不会囫囵吞枣的接受,而是去思考一下其中的合理性,但我没有能力去证实每件新闻的真实性。就拿这个苹果公司的事件来说,其中一个最大的蹊跷就是能够有资格参加苹果公司开发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电脑工程师难道不明白其下载公司的任何机密文件都会留下记录吗?其实,不仅仅是商业机密,就是打开公司的任何文档都会留下记录。这是最起码的常识,如果连这一常识都不明白的人怎么会有资格参加那么重要的系统开发呢?

   

  如果这位电脑工程师明明知道会留下记录 ,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他就不是真的想回国,而是等着美国警方来抓他!

   

  所以,对于这种说不通道不明的新闻报道,我通常是不信的。


   

  简单地说,信息化时代,信息如洪水,其考验的不仅仅是制造新闻的机构和个人,更考验我们这些受众的判断能力。作为受众,我们减少一份愚昧就可以对制造新闻的机构和个人施加一份压力。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受众的愚昧。在我们身边,每天有无数骗局发生,骗子应该被声讨,但被骗的人难道没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吗?

   

  据说,国内有些私募基金和理财产品无法理赔出现局部钱荒。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我其实并不会去同情那些购买这些理财产品的人。通常那些以百分之几十的回报为幌子的理财基金其实是设的一个个庞氏骗局。因为在今天,中国经济增长率6-7%的前提下,什么样的投资可是实现百分之几十的回报率。这些基金根本无法理赔其自己的理财商品。一句话,自己跳入陷阱的人其实不值得同情。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乱世,凡事谨慎最要紧。

 

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柯隆

柯隆 简历   

 

东京财团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静冈县立大学特聘教授、富士通综合研究所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出生于中国南京。88年旅日后进入爱知大学法经学部学习,92年毕业后进入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深造,94年硕士课程(经济学)毕业。98年10月,富士通综研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2005年6月,同总研经济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员。06年起担任主席研究员。研究专题:开发经济学。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