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加世界杯

2018/06/25


  日经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柯隆:不知道还有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如此喜欢足球,可就是无法冲出亚洲,参加世界杯。本届世界杯也与中国无缘,虽然中国任命一位副总理专门负责提高国足球技。

   

  柯隆 的其他文章

 

  阴阳合同门之怪 

 

 无解的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

 

   朝鲜有恃无恐

 

 日本人的创新模式与中国人有很大区别

 

 安倍经济政策有可能破产

 

 中国股市之怪

 

   全球股灾,中国能否逃过一劫

 

   无法回避的难题——如何提高人民的纳税意识

 

   新时代的综合国力

                 

   更多》》》专栏:老柯要说话

  为什么国足如此不争气?实在是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问题似乎比想像的复杂。本届世界杯,虽然刚刚开赛没几天,就爆出冷门。冰岛与阿根廷1:1踢平。冰岛是一个只有35万人的小国,无论从人数还是面积都不比北京的西城区大,而且,距离北极很近,每年能够在室外练球的时间据说只有3-4个月。那么冰岛何以战平阿根廷?其中一个主要的条件就是冰岛修建了很多室内足球场,他们可以全年在室内球场练球。

   

  当然,今天的中国并不缺球场,欠缺的可能是一个好的心态。中国人喜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踢足球就希望靠足球急速致富。可是,越是这样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就越一事无成。中国国足似乎离世界杯越走越远。

   

  但也有中国人参加了这次世界杯,那就是成为世界杯赞助商的中国企业。球,踢不好,我们可以出钱。真可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应该说,中国企业有实力赞助世界杯是中国企业发展的结果。通过电视转播比赛的画面,可以看到有几家中国企业赞助比赛:万达、海信和蒙牛等。海信生产电视等家电,除海信外,另外两家公司的广告显然是打给国人看的。也就是说,中国的赞助商主要是瞄准着中国消费者,还不完全是国际企业。

        

世界杯赛场边中国企业的广告十分醒目(6月19日,Reuters)

           

  很多年以前,中国就被美誉为世界工厂,但虽然成了世界工厂,但有国际意识的企业还不多。走遍大江南北的工业园和开发区,可以发现大部分民族系企业仍然是接受外资企业外包的代工厂。在国际产业链当中,中国企业仍然处在十分不利的位置。别人拿大头,中国企业拿小头。

   

  据说中国有一个国家规划,叫《中国制造2025》,我不知道这个规划的具体内容,但从名字看就知道国家希望在2025年前大幅度提高制造业的效率和国际竞争力。这样的目标没有错,但问题是如何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也就是说,谁是市场的主体?


   

  显然,政府不应该是市场的主体,市场的主体是企业,而且不应该是国有企业,应该是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往往看着政府的眼色行事,这样以来企业就被政府看得见的手所控制,市场经济应该发挥市场的那只看不见的手。

   

  市场不是万能的,政府更不是万能的。但万万不可的是政府无法替代市场去调节需求,只能发挥辅助作用。

   

  这些年来,中国经济一直被所谓僵尸企业和过剩产能所困扰。但试想,什么企业会成为僵尸企业?什么企业会拥有大量过剩产能?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国有企业。因为民营企业一旦拥有大量过剩产能,不削减这些过剩产能,该企业就可能倒闭关门,更不要说成为僵尸企业。只有国有企业在政府部门保护之下,才可能成为僵尸企业。其理由是这些企业为创造就业做了贡献。政府部门没有理由不保护他们。反过来说他们在很大程度上绑架了政府。

    

  所以,中国要打造一批有实力的制造业企业就需要尽量发挥市场的那只看不见的手。赞助世界杯是打造品牌的接近,但同时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效率。

 

  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柯 隆

柯隆 简历   

东京财团政策研究所主席研究员。静冈县立大学特聘教授、富士通综合研究所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出生于中国南京。88年旅日后进入爱知大学法经学部学习,92年毕业后进入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深造,94年硕士课程(经济学)毕业。98年10月,富士通综研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2005年6月,同总研经济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员。06年起担任主席研究员。研究专题:开发经济学。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