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川-普"还是"特-朗-普"?
2016/11/10

![]() |
柯隆 |



自古以来,文学翻译讲究信、达、雅,这次是一个商人、一个政治家的名字,我想无所谓信、达、雅。重要的是不要搞混了。
通常,中国人在翻译外国人的姓名的时候原则尊重其母语发音,比如里根、布什,完全用最接近英语发音的汉字来套的,唯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一些不好的字或词。比如把里根翻译成离根,那就不太好了。台湾则将里根翻译成雷根,可能他们考虑中国人也有姓雷的。没听说过中国人有姓里的。当然,中国大陆也可以按中国人的姓氏习惯把里根翻译成李根,但那样的话,美国总统似乎成了中国某村里的二楞子的感觉。
从尊重母语发音的原则来说,Trump如果在英语中发te-lan-pu,那翻译成特朗



当年北朝鲜的Kim Jong Un刚刚出道的时候,包括日本媒体在内的汉字媒体也出现了混乱,有标记成金正云的,后来慢慢改成了金正恩。金的妻子名字开始也不对,被标记为李雪珠,现在改成了李雪主。朝鲜人名字的汉语标记出现混乱可以原谅,他们原来用汉字,后来废止使用汉字,朝鲜语也有一音多字的问题,当然,要出乱子。一个男人的名字叫云没有不对,一个女人的名字叫珠,也在合理范围之内。
打一个不恰当比喻,把Trump翻译成特朗

顺便说一下,日语没有翻译西方人名字的麻烦,都是用假名来标示西方人的姓名。日本人读英语,特别是西方人的名字是按一个一个音节念出来的, 比如说福尔摩斯里的那个军医华生,日语中叫他wa to son。按日语的习惯,Trump就自然成了te-lan-pu。所以,很凑巧,日本人称呼Trump的发音更接近BBC中文网编辑发明的特朗

当然,语言习惯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过程,时间长了可能大多数人都觉得叫他特朗



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柯 隆 简历
富士通综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员、静冈县立大学特聘教授。出生于中国南京。86年毕业于南京金陵科学技术学院日本专业,88年旅日后进入爱知大学法经学部学习,92年毕业后进入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深造,94年硕士课程(经济学)毕业。98年10月,富士通综研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2005年6月,同总研经济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员。06年起担任主席研究员。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