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思潮
2016/06/28
![]() |
柯隆 |
|
在此要说的是近日得知国内有学者大力提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似乎掀起一种思潮。应该说,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学说值得很好的研究,但如果把它当作一种意识形态,用来压制别的学术理论,那就大错特错。我相信任何学说都是有寿命,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局限性就在于它是在实验室里培养出来的,没有得到实践的验证。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彻底破产。
为什么社会主义会破产?最主要的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能够完成实事求是的制度建设,马克思梦想的共产主义体制尚未建成,这些社会主义国家无一例外地走上了专制之路。虽然,今天中国自称社会主义,但社会主义的两个基本要素:公有制和平等的收入分配,完全丧失。
我们很容易观察到今天中国的权贵和富豪拥有多少私人资产,我们且不要听信海外的所谓反华势力的调查报告,我们只要看看中纪委发布的贪官们侵吞的资产数额足以让贫民们瞠目结舌。有报道说2015年北京拥有10亿美元个人资产的人数已经超过纽约成为世界第一。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不是改革开放的成功,而是收入分配上出现了大问题的佐证。
另一方面,中国的贫困人口,无论是总人数还是比率远远超过美国,当然,比起日本,中国就更算不上社会主义。日本的基尼系数大约是0.3,社会很稳定,相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业已超过0.47,社会出于极端不稳定状态。显而易见的是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依靠警力维护真正的社会稳定。
也许正是由于今天收入分配不公的尴尬局面,才有学者出来鼓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条。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说教出发,应该说提倡计划经济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示给我们的是一条死路,其结果只能是使专制进一步加强。那么今天的尴尬局面从何产生?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过去38年摸着石头过河造成今天的经济体制四不像,有市场经济的元素,又有社会主义的元素,我们可以通过落马贪官的腐烂生活就可以发现他们和封建时代的权贵没有两样,唯独我们很难找到人民公仆式模范。可能马克思主义的一大缺陷就是其忽视了人的自私性,如果每个人都是性善的话,那么共产主义还可能实现。很遗憾,人的本性有极其邪恶的一面。
市场经济绝对不是十全十美的体制,正因为如此,市场经济才要配上民主的政治体制,对于掌管收入和资源大权的干部进行民主监督。如果一个国家拒绝民主监督,那就没有资格市场经济之路,其中道理显而易见。
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柯 隆 简历
富士通综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员、静冈县立大学特聘教授。出生于中国南京。86年毕业于南京金陵科学技术学院日本专业,88年旅日后进入爱知大学法经学部学习,92年毕业后进入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深造,94年硕士课程(经济学)毕业。98年10月,富士通综研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2005年6月,同总研经济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员。06年起担任主席研究员。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