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竹内宏
2016/06/07
![]() |
竹内宏 |
我于1994年在名古屋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后进入长银综合研究所当研究员,认识了竹内先生,虽在同一个公司,但没有太多的交往。只是在研究所抽空读了竹内的几本代表作,如《小巷里的经济学》。
后来得知竹内先生原先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信奉者。据竹内先生自述进银行后,每天晚上回家不睡觉研读马克思的《资本论》,然后,白天到银行打瞌睡。最有趣的两件事就是由于太瞌睡,有一天不注意抽烟的烟头把一家公司的借款协议给烧了;另一天,稀里糊涂把日本银行(央行)的2亿日元的票据当废纸给扔了。好在银行的废纸不是立刻烧掉,而是要保存两个星期。上司命令年轻的竹内去掏垃圾,最终找回了那张2亿日元的票据。后来据竹内先生回忆,在掏这张票据时也意外获得一些银行干部给秘书等女职员的私人便条,号称我掌握了这些家伙的软肋。
银行的上层觉得把这样一个异端放在银行总部会惹麻烦,在竹内先生当上长银的专务后,银行上层决定把银行内部的调查部独立出来,成立一个综合研究所,让竹内出任理事长,这样银行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我和竹内先生走近是在长银倒闭以后。1998年长银倒闭,这位老人把没有去处的研究员召集起来成立了一个新的智库“价值综合研究所”,竹内先生出任顾问。不久竹内先生被老家静冈县政府聘请为静冈综合研究所理事长。因为这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没有配置太多的研究员,竹内先生要到中国访问,就邀请我与他同行。我们一起去中国,他去山东大学和浙江银行协会等地讲课,由我当翻译,他讲的内容后来成书,在国内出版《日本的金融败战》。
后来,静冈综合研究所被改组成静冈县立大学全球区域中心,竹内先生出任中心主任,我也有幸被聘为该中心的客座教授,再次和竹内先生同事。
在此必须提一下的是竹内先生和汪道涵先生的交往,两位老人的深交结果是上海成功地举办了世博会。80年代,时任上海市长的汪道涵先生结识了竹内先生,竹内先生和作家界屋太一访问上海时见到汪道涵市长,建议他举办世博会,这样可以促进上海的经济发展。这一建议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最终成就了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海市为了感谢竹内先生,在世博会期间,为竹内先生在世博园内举办了生日晚会,据说这是唯一的一次。
竹内先生的经济学理论不是今天的主流经济学,而是草根经济学。他用非常平易的语言说透数理经济学无法证明的经济现象。从本质上说,竹内先生的草根经济学道出了日本社会的真谛,所以广为大众欢迎。
![]() |
柯隆 |
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柯 隆 简历
富士通综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员、静冈县立大学特聘教授。出生于中国南京。86年毕业于南京金陵科学技术学院日本专业,88年旅日后进入爱知大学法经学部学习,92年毕业后进入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深造,94年硕士课程(经济学)毕业。98年10月,富士通综研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2005年6月,同总研经济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员。06年起担任主席研究员。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