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该有信仰
2016/02/18
![]() |
柯隆 |
曾经说过我在中国受了基础教育,不知不觉中就成了无神论者,不信上帝也不信任何主义,更不信毛的思想。出国以后我一直在培养自己独立思维的能力和习惯。但,我很喜欢光顾古刹和教堂,去欧洲,我最喜欢的教堂是英国南部的坎特伯雷大教堂,那里集聚了人类的文明:文学、美术、雕塑、建筑、美学、音乐、哲学等等等等。如果运气好,你会赶上唱诗班唱赞美诗,我感觉那是洗净人的灵魂的过程。
在日本,我最喜欢的是面临日本海的福井县的永平寺,名符其实的古刹,进入山门,两旁的参天大树告诉你这是一条通往极乐净土之路。我在中国也去过很多大庙,很遗憾我从来没有在哪座庙宇感受到所谓的灵气,几乎所有的庙宇里的僧人都让我很容易就识别出他们和街边的小贩一样,怎么可能有灵气?
当然,看的多了也有一些感悟,我发现无论是教堂还是寺庙,其背面都有一片墓地,于是我明白了教堂和寺庙实际是人的生与死的连接点,这边是人世,那边就是阴间。我还发现,一个信宗教的人面对死亡通常比较坦然,一个无神论者面对死亡总是忐忑不安,在挣扎中而去。
春节前突然看到一则新闻,吓我一跳,党中央要求离退休党员干部不得信仰宗教。为什么吓一跳?因为在我认识的党员干部中,特别是高级干部,我和他们一起去寺庙或教堂发现他们比普通人都虔诚得多。山西有一座五台山,我听说很多高级官员不仅去参拜,完了还去还愿。我不知道如何禁止党员干部信仰宗教,因为这是个人的内心的事;我更不知道为什么要禁止党员干部信仰宗教。如果是我的话不会禁止信仰宗教,只会禁止信仰邪教。
什么是邪教?很简单,所谓邪教就是要教徒们做坏事。1995年日本的奥姆真理教发起了“沙林”事件,在地铁里散布毒气,造成多人伤亡。所以,奥姆真理教就是邪教,但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除了一些原教旨主义外,应该是利大于弊的。说到底人的心灵总是要寻找其归宿,否则很难安详地离开人世。
我无心去批评任何于我无关的政党和组织的内部事务,我想讨论的是人生。当人接近人生的终点的时候,如果能在教堂或寺庙中找到自己的信仰和安慰,坦然面对自己人生的终结,那将是人生的大幸。当然我被教育成了无神论者,将来一定会挣扎而去,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人可能真的应该有所信仰,那怕是信仰马克思。
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柯 隆 简历
富士通综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员、静冈县立大学特聘教授。出生于中国南京。86年毕业于南京金陵科学技术学院日本专业,88年旅日后进入爱知大学法经学部学习,92年毕业后进入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深造,94年硕士课程(经济学)毕业。98年10月,富士通综研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2005年6月,同总研经济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员。06年起担任主席研究员。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