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定胜天?
2016/03/04
![]() |
柯隆 |
我嘴上还是不服,但心里多少认同他的说法。毕竟80年代以后中国的市场快速繁荣起来,原因不是人口的减少,而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毛鼓吹人定胜天,害苦了亿万人民,邓小平比较实际,告诫手下的人踏踏实实搞经济,造福了亿万人民。但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中国人并没有完全肃清人定胜天的流毒。这几年读得几本李锐老的书,犀利批评修建三峡,我去过三峡,应该说三峡也是人定胜天的结果,害大于利,可能南水北调也一样,有国内著名的水利专家跟我说过:南水北调问题多多。
|
不久前在巴黎召开的COP21与会国代表签署了共同纲领性的协议,国际主流媒体一致肯定巴黎会议的成果。但我始终保持谨慎态度,阻止地球变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要挑战人性。1971年罗马俱乐部发布的那本《增长的极限》报告书早已向世人警示了今天的尴尬,人性是无极限的。古人希望长生不老,今天的富人贪得无厌,这世上极限在哪儿?
回顾2015年,真可谓是中国年,中国稍有动静世界就被震撼。股市崩盘,汇率下调,天津大爆炸,大阅兵,人民币入篮,到了年底深圳又发生了山体滑坡。中国的事好像有一个特点,无论好事坏事都要弄出很大的动静。虽然领导人下大气力要维稳,但好像天下越来越不太平。
我小的时候,中国还有很多青山绿水,可是今天的中国流经城市的河流90%左右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先生在他的演讲中说:杜甫的时代是国破山河在,而今天则是国在山河破。我想问的是好好的一个国家怎么给搞成这个样子。我开始怀疑邓小平说的“发展是硬道理”了。如果发展伴随这大面积的环境污染,那还不如不要发展。
说不要发展,有点极端。看看今天的北朝鲜,我又不能不信服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没有出路。问题是如何发展?这里还得回到《增长的极限》那个命题上去,中国已经进入了私家车时代,但如果按照今天这样发展,不要说赶上美国,中国的汽车拥有率赶上日本的话那意味着中国将拥有近8亿辆汽车,看来中国真的需要摸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柯 隆 简历
富士通综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员、静冈县立大学特聘教授。出生于中国南京。86年毕业于南京金陵科学技术学院日本专业,88年旅日后进入爱知大学法经学部学习,92年毕业后进入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深造,94年硕士课程(经济学)毕业。98年10月,富士通综研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2005年6月,同总研经济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员。06年起担任主席研究员。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