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领导人微笑握手
2015/04/24
![]() |
习近平与安倍晋三在会谈前握手(kyodo) |
通常政治领导人在施展外交战略时不仅仅要考虑国际形象,更重要的是要照顾给本国民众的印象。内外均衡是一个合格政治家的基本素质。对于中国的领导人来说,比如毛泽东时代,政府有能力完全控制舆论,毛泽东的言行可以有选择的让民众知道。但今天是信息网络化时代,政府已经没有能力完全操控信息的传播。也就是说政治领导人随意施展身段的空间越来越小,只能凭实力实施外交战略。在一个高度国际化的时代,内政和外交越来越统一,内外不再有别。
对于日本政治领导人来说,外交一直就是高风险的领域。只是今天的安倍首相凭借其实施的经济政策推动了日本经济发展,股市连连攀上新高,此举大大利好了民众对安倍首相的支持率。在民主政治国家,对于政治家来说,有了民众的高支持率就可以有恃无恐,在外交上也可以显现自信。
![]() |
柯隆 |
毋庸讳言中日两国关系还面临很多挑战。历史问题和领土问题都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除了这些负资产以外,中日尚未建立互信机制,一旦发生意外事件,中日之间没有一个解决问题的高效机制。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日两国国内都存在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偏激人士。全球化的今天,除了国家利益严重冲突以外,文明开始对立,宗教也开始冲突,拥有极端思潮的偏激人士不断煽动民族对立和冲突。避免这样的对立和冲突恰恰是政治领袖义不容辞的责任。
好在我们看到中日两国的草根交流在不断扩展和延伸。我无法从来日本旅游和出差的中国人身上找到任何一点反日的迹象;当然,我也没有发现任何一个日本的商家不愿意接待中国人。我们应该牢记历史,但牢记历史不是为了加深民族仇恨,牢记历史的目的是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
我们不能期待中日两国重新回到80年代的蜜月状态,毛泽东时代结束以后,中国人看到的第一部电影就是日本的《追捕》,它改变了中国人对日本人的印象,通过这部电影中国人也接受了曾经侵略过中国的日本人的后代。但应该说那时的中日关系是非理性。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我不相信热烈的友好关系可以持久,我们应该构建平和的理性的中日关系,有道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
柯 隆 简历
富士通综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员,静冈县立大学特聘教授。出生于中国南京。86年毕业于南京金陵科学技术学院日本专业,88年旅日后进入爱知大学法经学部学习,92年毕业后进入名古屋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深造,94年硕士课程(经济学)毕业。98年10月、富士通综研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2005年6月、同总研经济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员。06年起担任主席研究员。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