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也搞“特区”?
2013/10/09
![]() |
肖敏捷 |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主要原因是安倍首相和股市的蜜月关系已经结束。一句“请买我的安倍经济学”也许能赢得一阵掌声,但投资家更为关注的是安倍首相接下来敢不敢啃硬骨头,例如是否下决心改革日本的雇用制度以及开放农业和医疗等领域,提高消费税的同时会不会降低企业所得税等等,因为这些改革都遭遇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抵抗。为了能够既能推动改革又能够避开既得利益的反对,于是便有人为安倍首相支招,提出在日本搞“特区”。消息传出,各地政府踊跃举手,什么赌场特区、医疗特区、人才特区等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对此,日本政府公布国家战略特区计划,列出重点课题,面向全球广泛征集有关特区的提案,准备在10月中旬公布第一批特区名单。
|
其实设立特区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实行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来招商引资,为经济活动带来新的活力。从深圳到东南沿海地区,从沿海地区到内陆地区,特区以及开发区遍地开花,中国的第一次特区战略可以说是大获成功。在设立特区方面,中国可以说是日本的“前辈”,但是目前可以说中日几乎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即将问世的日本国家战略特区也许对我们的“深圳第二”有一些借鉴作用。因为,发展阶段不同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同,日本正在用实际行动来实践“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这句真理。
关注日经中文网新浪微博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与作者所属公司SMBC日兴证券无关)
专栏:肖敏捷论中日
肖敏捷 简历
出生于中国西安。自武汉大学毕业后,作为日本文部省(当时)公费留学生到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福岛大学和筑波大学的研究生院。1994年起在日本的证券行业从事经济分析和资产管理之后,目前SMBC日兴证券经济分析师。作为频繁来往于中日之间,不断推出准确经济报告的经济分析师而为人所知。
在《日经Veritas》排行榜(2010年)经济分析师部门中居第5位。著作有《中国人经济分析师看中国经济》。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