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京为什么没人关心户口?
2015/11/04
![]() |
肖敏捷 |
目前,包括东京都周围的6个县(相当于中国的省)一带被称为首都圈,其人口规模大约为3700万人,相当于日本总人口的3分之1集中在东京周围。翻阅一下首都圈人口的变迁史,可以看到上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期,劳动力人口开始从日本农村和地方城市向东京一带集聚,一直到1970年左右才平静下来。但是即使日本经济的高增长时代结束后,首都圈的人口并没有减少,原因在于绝大多数“外地人”扎根于此成为新一代首都人。可能除了个别老观念的东京人在孩子找对象时在意对方是地方出身之外,无论是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还是就业经商,在“老东京人”和“新东京人”之间基本实现了机会平等。全国各地的人才集结东京周围,带动和促进了首都圈的一体开发,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
其实东京并非遍地黄金,昂贵的房租让很多工薪阶层天天为上下班拼命,泡沫经济崩溃之后很多企业对采用员工变的谨小慎微。周围的一些朋友开始向往地方城市和农村的生活,笔者去地方城市出差时也非常羡慕当地的生活环境。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迁以及每个人的人生设计,是该去大城市拼搏一把还是选择安稳的生活,只要从制度上给大家一个自由的选择,大多数人会作出一个合理的判断,最终也会增强经济的合理性。
国情和人口规模不同,日本经验只能起到“他山之石”的作用,但是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放松人口流动管制之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沿海城市带来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经济已经享受过人口流动带来的红利。今后,我们需要的是从制度上让更多外来人口能够在大城市里安心定居下来,从而壮大中国的中产阶级队伍。在东京,从来没人问你有没有东京户口,希望国内的“外地人”朋友往后也不再因户口而感到不便。对此,中国政府下决心实施居住证制度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与作者所属公司SMBC日兴证券无关)
专栏:肖敏捷论中日
肖敏捷 简历
出生于中国西安。自武汉大学毕业后,作为日本文部省(当时)公费留学生到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福岛大学和筑波大学的研究生院。1994年起在日本的证券行业从事经济分析和资产管理之后,目前SMBC日兴证券经济分析师。作为频繁来往于中日之间,不断推出准确经济报告的经济分析师而为人所知。
在《日经Veritas》排行榜(2010年)经济分析师部门中居第5位。著作有《中国人经济分析师看中国经济》。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