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田俊哉的中国挑战
2014/06/30
![]() |
《我是歌手》自2013年1月开始播出。每周播出1次,演艺事业陷入停滞的7位资深歌手相互较量,如果排在最末位,将失去继续参赛的资格,这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在每次节目排在前茅的“歌王”们展开较量的4月的决赛中,夺冠的是男声音乐组合“羽泉”。
在《我是歌手》节目中,各位歌手演唱的都是以往的热门歌曲,而且必须每周演唱不同的歌曲。镰田担纲了羽泉在第9次节目中演唱的《男人哭吧不是罪》的编曲和制作。刘德华演唱的原曲节奏舒缓,充满悲伤的氛围,但镰田将其改编为节奏明快、充满力量的歌曲,借此创造了新的魅力,并将羽泉推到了这次节目的第2名。以此为契机,镰田担任了7月羽泉出道15年精选集《拾伍》以及同年11月推出的专辑《再生》的综合制作人。尤其是在日本进行录音的《再生》获得了好评,入选了《第十八届华语榜中榜 典礼 最佳专辑》。
在自今年1月至3月播出的《我是歌手》第2季中,镰田担任了张杰的《爱什么稀罕》的编曲和制作。当时曾发生歌手忘记歌词,演唱出现瞬间停止的意外状况,但其排名仍然挤进了第4位。使用什么样的作曲家?编成什么样的乐曲?让乐队如何伴奏?让歌手如何演唱?……决定歌曲制作整体的是音乐制作人的工作,但广泛加入爵士乐、疯克音乐(Funk)和节奏布鲁斯(Rhythm and Blues)元素、进而创造出全新乐曲的镰田的音乐制作在中国音乐界却让人耳目一新。
镰田与中国音乐界结缘,也是人与人不断偶然结缘的结果。镰田的父亲曾担任日本会计检查院院长,属于国家公务员,其口头禅是“要做对国家有益的事儿”。由于这层关系,镰田认识了日本的文化厅官员等,由此在中国文化部遇到了知己。后来在高中同学介绍下认识了中国更多的业内人士,而借助这层关系,自然而然在中国电视界建立了人脉。在这种情况下,湖南卫视找到正在思考“能不能为中国娱乐产业做点什么?”的镰田,提出一起打造类似中国版SMAP和岚的偶像。镰田通过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选拔了11名男歌手,组建了偶像团体“RTA少年组”和“RTA青年组”2个组合,由镰田担纲歌曲制作。
不过,少年偶像组合在2013年12月在出道3年后解散。其原因是把来自各地区的少年们聚在一个地方参加活动非常困难。
在感受到偶像组合难以运作的某一天,镰田看到了一个节目——这就是刚刚开始播出的《我是歌手》。
“在中国的歌曲类电视节目中,第一次感觉很好”,于是镰田给湖南卫视熟悉的制作人打了电话,表示“我也希望参与一下”。
在日本,资格深厚的镰田曾经制作了Kiroro的《向着未来》(刘若英翻唱的《后来》的原曲)、近藤真彦的《晚霞之歌》(陈慧娴的《千千阙歌》的原曲)等歌曲,但实际上目前感觉日本歌曲界存在美中不足。这是因为缺少能够打动人心的歌手。另一方面,中国歌手“无论是音高、嗓音的优秀,还是声音的舒展都更加出色”。按照镰田的说法,中国歌手唱的是“带有体重的歌曲”,换个说法则是“含有灵魂的歌曲”。
“为了坚持音乐的梦想,成为红遍中国的歌手,在酒吧唱歌的人达到几千、乃至几万人。中国很多歌手都有着这样的经历”,镰田这样说。日本歌手在排练中间不休息就会嗓子疼,而中国歌手嗓子非常强韧,因此排练量非常惊人,同时录音也可以持续不断。
![]() |
虽然如此,中国的流行歌曲仍然有继续进步的余地。以亚洲传统的五声音阶(例如Do、Re、Mi、Sol、La)为基本旋律、以情歌为中心的歌曲创作仍然是主流,有时欠缺变化。而从编曲和伴奏乐队的演奏技术来看,仍然是日本水平更高。吸收和融合欧美文化是日本的看家本领。同时音乐家也遵守时间,因此录制工作的时间精确到分钟。镰田坚信如果将日本这种歌曲创作和演奏方面的优势与中国歌手的演唱功力结合在一起,就能创作出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音乐。
当然,需要付出很多辛苦。中国演奏者很少能掌握西欧式的五线谱,要指导这些人并非易事。而在中日政治关系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当镰田的名字在节目中出现时,为了避免被人知道他是日本人,有时会以罗马字表示,而不使用汉字。但在现场,人与人之间的信赖感丝毫没有发生动摇。
镰田在中国的活动已经超出《我是歌手》这个节目的框架,正在不断扩大。在《中国最强音》夺冠的曾一鸣的专辑将在日本制作。除了张靓颖的广告歌曲的制作之外,镰田还担纲了以电影《画皮1》主题歌为代表的音乐制作等。今后打算不断在电影和电视剧领域发起挑战。
镰田的终极梦想是创造出超越舞台剧、音乐剧和芭蕾等现有概念的娱乐形式,要融入歌曲、舞蹈和杂技元素,同时需要有大约5000人参与演出。镰田认为,如果融合中日等亚洲的才能,就能够创造出让欧美甘拜下风的娱乐产品。距离花甲之年还有不到3年的镰田在中国的挑战仍将继续下去。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