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持日本国债的怪异
2014/06/24
“中国抛售日本国债在市场上引发了议论。没想到会减少这么多……”。日本的一家外资证券的高管惊讶地表示。
![]() |
中国在2010年超过英国,成为日本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国。以08年的雷曼危机为契机中国对美元的担忧升温,因此在接近4万亿美元的全球最高外汇储备中,提高了日元所占比重。
中国一贯都是增持日本国债,为何会突然大幅减持?马上让人联想到的原因是2012年秋季开始的日元贬值。
原本突破1美元兑80日元的日元对美元汇率在13年底一度跌至105日元左右。如果对此置之不理的话,以美元计价的日本国债的价值将不断缩水。
人民币汇率基本上与美元联动。中国为了维护外汇储备的价值而加紧抛售日本国债也并不奇怪。实际上13年中国抛售了价值约2.4万亿日元的中长期日本国债。
以其他国家的名义持有日本国债?
但是,短期日本国债市场上却是另一番景象。中国同一时期净买入了约2万亿日元期限不到1年的短期日本国债。也就是说中国在抛售中长期日本国债,却在买入短期日本国债。
两者相抵,2013年中国抛售的日本国债额仅为4000亿日元。但是不可思议的是明明抛售额只有这么多,但中国所持有的日本国债余额却突然减少了6万多亿日元。因此只能说中国在市场之外进行了某种操作。
国际金融界人士认为,“中国并没有像表面看起来那样大幅减持日本国债。很可能是以其他国家的名义持有部分日本国债”。
实际上也去确实有国家正在大幅增持日本国债,那就是卢森堡。2013年底的持有额比上一年增加了近50%,达12万亿日元。迅速超过英国和美国,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2大日本国债持有国。
据悉,在限制宽松的卢森堡,在无需显露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委托金融机构为其运营资金并非难事。“卢森堡所持有的日本国债中,有很大一部分的真正持有者很可能是中国”,这样的传言不绝于耳。
是为迎合舆论?还是为向日本施压?
如果事情属实,中国意图何在呢?目前存在几种说法。其中之一是迎合国内的舆论。
中国与日本在尖阁诸岛(中国名:钓鱼岛)和历史认识问题上存在尖锐对立。但是,却在利用作为重要资产的外汇储备借钱给日本,这显得荒谬。中国当局认为如果过度持有日本国债,有可能遭受抨击。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中国的行动意在应对与日本发生军事冲突的局面。如果事态恶化到这种程度,日本政府有可能扣押中国的资产。可以有观点猜测称,考虑到最糟糕的局面,中国正在减少以自己名义持有的日本国债。
另一方面,大量持有日本国债对于中国来说,可以成为向日本施加压力的工具。这是因为仅仅作出“出售”的暗示,日本国债就将下跌,进而长期利率有可能迅速上升。
2010年尖阁诸岛海域发生中日撞船事件时,中国国内就出现了应增持日本国债、诱导日元升值的强硬言论。
日本经济混乱将反过来伤害中国。虽然都是难以轻易采用的选项,但在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比以往更加密切的中国,很难说绝对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中国的经济政策被认为由“中央财经指导小组”最后拍板。此前这个机构的领导人被认为是总理李克强,而最近显示是国家主席习近平。越来越多观点猜测,中国外汇储备的投资今后也将进一步反映政治意图。
中国将在国际社会加强宣传自己的主张。不仅有必要关注中国不断扩大的军事实力,而且应关注其巨大的外汇储备的投向。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政治部次长 高桥哲史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