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出口并没有统计数据那样好?
2014/02/13
![]() |
浙江的港口 |
面向欧盟(EU)的出口额增长了18.8%,面向美国的出口额增长了10.7%,在中国国内有观点指出原因在于欧美经济出现复苏。截止2013年连续2年出现萎缩的中日贸易额也增长了10.6%,从去年秋季开始出现的复苏趋势近来变得更加明显。
不过现在就认为中国的出口表现坚挺似乎为时过早。理由之一是1月的出口额受到了春节因素的影响。
中国今年的春节长假为1月31日至2月6日,而13年的春节在2月上旬,“今年很多进出口贸易都被提前到1月份”(首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剑辉)。1月的进口额也实现了10.0%的2位数增长。有观点指出企业在春节长假前集中采购铁矿石等原材料的举措推高了贸易额。
另外,瞄准人民币升值和高利率,伪装成出口从而将海外投机资金汇入国内的动作也无法无视。澳新银行(ANZ)的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指出考虑到台湾和韩国1月的出口表现低迷,不得不怀疑虚增出口问题重燃。
面向容易成为虚增出口“窗口”的香港的出口额同比减少了18%。乍一看似乎感觉不存在虚增出口,不过如果考虑到虚增出口现象猖獗的去年1月对香港的出口额同比增长90%的异常情况, 即便今年1月同比减少了18%,但是较前年相比仍属于较高水平。
从中国国际统计局统计公布的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来看,出口新增订单的景气指数为49.3,低于荣枯线的50,因此并不能说外需坚挺,本来中国的统计数据在有春节长假的1~2月就很容易剧烈幅波动。因此有必要耐心等待春节之后的数据,慎重观察中国的经济实力。
(大越匡洋 北京)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