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该如何避开奥运9年之痒
2013/11/05
![]() |
在历史研究领域也存在不可思议的循环。社会学家见田宗介以1868年的明治维新为起点,将日本近代史划分为21年一个周期,具体如下。(岩波书店《图书》2012年11月)
(1)成立期=1868年~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
(2)完成期=1889年~1910年 日本吞并朝鲜和大逆事件
(3)烂熟期=1910年~1931年 满洲事变
(4)解体期=1931年~1952年 《旧金山对日和平条约》生效
之后的21年,1973年石油危机之前为经济成长期,截至73年日本近代史共分为5个时期。
21年一个周期可能是一种偶然,不过考虑到伊势深宫每隔20年一次的“式年迁宫(定期维修)”,难免让人感觉其中也存在一定的规律。
东京将于2020年举办奥运会,回顾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和举办年份,会发现其中也存在一定的周期。经常有举办国在奥运会举办9年后发生危机。
![]() |
1964年东京奥运会—1973年石油危机、经济高增长时代落幕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1989年柏林墙倒塌→91年苏联解体、美苏冷战结束
1988年首尔奥运会—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国际货币基金(IMF)管理
类似的例子还有04年的雅典奥运会,希腊在2010年奥运会过去在还不到9年的时候遭遇了危机。
这究竟是偶然,还是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呢?为此我咨询了政治学家、新潟县立大学校长猪口孝。
猪口孝认为经历过奥运会后危机的国家具有一些共同点。包括(1)中央集权、权威主义的政府;(2)呈扩大趋势、放任的财政政策;(3)受国际机构保护薄弱。
另外“奥运会作为发扬国威的一大国家项目,上述国家都在首都举办奥运会。而欧美国家却不同,例如84年的洛杉矶、92年的巴塞罗那、96年的亚特兰大都是地方城市,并非举全国之力来举办奥运会”。
从中可以看出一些定性的规律。在日本、韩国之后、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的中国成为下一个关注的焦点。9年后的2017年即将来临,最好提前保持警惕。
而对于将于2020年举办奥运会的东京来说,重要的是消除“9年后危机论”。因此,不应像1964年那样举全国之力,超出能力范围,而是应该根据自身情况,举办一场脚踏实地的奥运会。
这从经济学家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出。独立行政法人、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理事长中岛厚志分析了奥运会的经济效应。
观察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数据可以发现,当时的经济增长超越了作为日本国家实力的潜在增长率。但也显示出,财政收支恶化、公共投资过大等问题。日本作为国家取得了成功。1965年,日本在战后首次发行了赤字国债。
中岛还对上世纪80年以来举办奥运会的国家进行了分析。而得出的结论是,“自奥运会举办约1年之前起,经济增长开始超越潜在增长力。而在闭幕后,超过实力的经济增速仍将保持2个季度”。
其比率的整体平均值约为1%。而如果仅观察主要发达国家,则最大仅为0.3%。因此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经济效应将非常有限。中岛在此基础上表示,“与经济增长相比,促使正趋于内向的国民意识转向积极的效果更值得期待”。
重视意识变革而非经济效应,东京2020奥运会经济分析的含意可能就在于此。东京奥运会应成为改变日本趋于内向、衰退、消极这3个问题的契机。毫无疑问,时间轴已经确定,新国家目标得以明确具有巨大意义。
在此基础上,可能还需要探讨新的奥运会模式。而这无疑需要考虑到时代因素。
1964年是电视剧《三丁目的夕阳》所描绘的高度增长的正中间,属于辉煌的1960年代。而到2020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将占30%,老龄化不断发展,届时将是银色(指老年人的白发)的2020年代。
这就是时代的不同。让我们想一下,是否应该像举办残奥会那样,举办65岁以上老年人参加的老年奥运会呢?
即使存在9年后肯定发生危机的规律性,如果那是固定不变的,便只要消除其原因,危机就将不攻自破。
为此,必须采取灵活的思维,使奥运会符合银色时代的日本国情。这将促进新的国家建设。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芹川洋一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