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对立先从民间解冻
2013/10/16
![]() |
中国企业家访问日本时与日本官房长官交流的情景(9月25日) |
以此为契机,“应该继续交流”的呼声开始浮出水面。访日团团长常振明80年代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习日语,并在日本的大型证券公司研修过证券发行业务。是中国经济界典型的“知日派”。对“政冷”导致“经冷”的担忧促成了此次访日。
|
受80年正式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影响,中国面临着劳动人口减少的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持续的高增长时代落下帷幕。如今中国进入了如何转向7%左右稳定增长的未知时期。这也是为什么改革开放再次成为重要课题的原因。
中方修复与日本的关系是因为看好日本的节能和环保技术,不过并不仅限于此。中方还担心如果与日本一直处于随时可能发生军事冲突的状态,将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对华投资。
|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改善关系之路会一帆风顺。从此次中国企业家的访日行程也可以看出其中的难度。实际上,原本预定在8月下旬访问日本。不过,由于中方做出决断花费了一定时间,结果导致日方来不及发放签证,使得访日推迟了一个月。“日方的热情超乎了我们的预期。不过不可能通过一次访问就解决问题。必须继续踏踏实实地努力恢复信赖关系”,据悉,访日后常振明这样说。
下一个关注的焦点是11月份。这次将是日本的日中经济协会(会长为丰田名誉会长张富士夫)向中国派出约100人的访华团。在中国军事力量抬头的背景下,仅仅依靠经济层面的交流很难化解对立。在此基础上,该如何避免冲突、寻找合作之路呢?今后“民间外交”的走向将备受关注。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吉田忠则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