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自贸区是否现实?
2013/10/08
|
“用普通办法是不行的。那个国家很难对付”
这是日本贸易负责人在询问韩国政府相关人士中韩双边FTA谈判的进展情况时得到的回答。越是接近处于韩国贸易战略中枢的人,越是经常谈到与中国双边谈判的严峻性。
当然,不能盲目相信这些说法。因为需要估计韩国对日本的牵制。日本贸易相关人士透露:“如果日本对中日韩3国FTA谈判的进展缓慢表示不满,韩国将故意放慢中韩FTA谈判的速度”,日本贸易负责人透露。
![]() |
自7月底到8月举行的中日韩FTA第2轮谈判(上海市) |
原本就有分析认为中日韩FTA的最大受益方是日本。如果占日本对中国出口7成的关税被取消,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将增加。
另一方面,韩国在中国市场则需要以和日本相同的竞争条件展开竞争,韩国的对日贸易赤字可能进一步扩大。因为韩国依赖从日本进口高科技、汽车等等的零部件。
9月初中韩在双边FTA谈判中就关税减免比例设为贸易品目的90%达成协议。而就在7月底的中日韩3国谈判中,中韩刚刚拒绝了“10年以内实现90%以上自由化”的日本提案。对日本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中国的意图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避免遭到孤立。
![]() |
中国对TPP显示了强烈的兴趣,同时由于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难以很快参加谈判。另一方面,由于作为世界第2大经济体的自负以及对抗美国的需要,在FTA战略中,中国将把保持与工业先进国家日本的联系作为重点。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受到考验的是战略的着力点。
世界自贸区战略的思路大体分为2种。1种是在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广范领域实现“绝对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圈”,美国和欧洲是典型。比如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舞台,迫使后来加入的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开放市场。
另一个是相比绝对的自由化水准,优先制定FTA框架,以获得对于其他国家的相对竞争优势。其代表是,为牵制日本,积极推进与中国的双边FTA谈判的韩国。
而在力争同时推进TPP和中日韩FTA的日本,则同时存在这2种想法。如果从中国角度来看,提出TPP以及与欧盟(EU)FTA的美国战略无疑就是“发达国家的对华包围网”,而日本则是可能进行谈判的对象。
目前,中日首脑会谈自不必说,甚至连外长会谈都无法举行,但需要为中日关系好转之际做好准备。
如果日本在对华战略中采取新的举动,其化学反应肯定将影响其他国家的政策。但任何人都认为不现实的举措,才有可能成为击败竞争者的妙招。
(大越匡洋)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