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英二留下的是“危机意识”
2013/09/18
![]() |
丰田英二毕业于原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工学部,1937年进入丰田汽车工业(现丰田)。上世纪50年代初,丰田的财务等进入了由银行管理的体制。当时,丰田英二正担任常务董事。“要说有什么后悔的,就是没能让我直接参与投资”,他在后来的回忆中这样说。
|
2009年,丰田在美国遇到召回问题。尽管当时日本正在“失去的20年”(指日本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后持续的经济低迷时期)里苦苦挣扎,但丰田却一直发挥着影响力,原因就在于经营过程中一直没有松懈的危机意识。而这一基础的缔造者就是丰田英二。
在生产领域丰田英二也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及时改善”、“看板方式”、“现场管理”。这些耳熟能详的用语是由将丰田生产方式体系化的大野耐一(原丰田汽车工业副社长)创造,但真正将其贯彻落实的则是丰田英二。不是漫无目的地开展工作,而是让每一名员工站在经营者的角度进行思考,从而实现生产一线的高效化。
“在丰田从50年前开始致力于汽车研究时,在美国汽车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每4人1辆”,1984年9月,丰田英二在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的连载栏目《我的履历书》撰稿时曾如此写道。
丰田英二担任董事长后更为丰田的全球化绞尽脑汁。尽管从合作伙伴通用汽车那里借鉴到了很多经验,但通用汽车在2009年陷入破产。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丰田又将在本财年实现前所未有的全球销售一千万辆,不知丰田英二对此会有怎样的感慨。
当然,没有什么能保证丰田将永远繁荣下去。如今,未曾经历二战后危机的一代进入了丰田的管理中枢。如何维持丰田英二一直提醒注意的危机意识?这是丰田面临的最大课题之一。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中山淳史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