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三星模式”之谜与死穴
2013/08/01
“垂直整合型”模式实现增长
三星4~6月合并财报显示,营业利润为9.530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23.4亿元),时隔2个季度再创历史新高。而销售额为57.4644万亿韩元,营业利润率达到16.6%。很多观点认为三星之所以能实现高利润率,主要得益于其自行生产智能手机和电视的显示屏与半导体。也就是说,垂直整合型经营模式推高了盈利。
![]() |
1韩元=约合人民币0.0055元 |
松下社长津贺一宏也曾指出“全部业务都自给自足是难以盈利的商务模式”。为了避免巨额亏损,日本企业提出改变所有业务都由企业内部包揽的自给自足主义,而选择了分工战略,即将那些低收益部门和易受市场波动影响的部门的业务委托给外部企业。由于不再保有工厂等资产,所以被称为“轻资产战略”。旗下没有工厂的苹果等美国企业之所以保持高收益,可能就是将“轻资产战略”运用到极致的结果。
相反,三星却依靠所谓落后于时代的“重资产”战略,涉足从零部件到组装等业务的垂直整合模式实现了高收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成败在于“营销”
从三星的营销战略中可以找到答案。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2012年的营销费用高达12.9万亿韩元,相当于其销售额的约6.5%,按人民币算超过了630亿元。从发达国家到新兴市场国家,不管在哪个机场,都能看到三星的广告,不管是哪个国家的电视广告,都能反复听到“三星”的名字。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宣传,然后大量销售。这就是三星实现飞跃的奥秘所在。由于企业的概念不同,很难进行直接比较,但索尼集团2011年度的广告宣传费仅为357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亿225亿元)。
![]() |
三星电子的广告宣传让其品牌快速渗透至全球,5月首尔(AP) |
日本企业似乎没有三星那样的商人气质。2009年夏普堺工厂投入运行后,反复被提到的是液晶面板技术的卓越、以及高达1万亿日元的总投资额之大。但媒体却很少报道夏普为应对液晶面板的增产而如何加强了市场推广及营销。如果选择垂直整合模式,就应像三星那样不断扩大销售。
三星的“弱点”
说到这,您可能会得出应该向三星学习的结论。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三星利润尽管创出历史新高,但最近股价却持续疲软,市场似乎“心存忧虑”。
![]() |
在今后所能预测的与中国企业等的激励竞争中,谁也无法保证三星智能手机永远都是高收益业务。作为三星来说,目前应该是加强研发,促使新业务走上正轨的时期。但是,要在垂直整合模式下取得成功又就不能减少营销投入。造成的结果就是只能相对减少用于研发的资金。这或许就是推进垂直整合战略所将面临的两难。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强大之处,还是薄弱环节,三星的经营模式值得借鉴。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村山宏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