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人民币正悄悄推进改革
2013/04/26
目前提到中国的话题,都是震灾、大气污染、禽流感病毒、黄浦江上漂浮的大量死猪等反映社会矛盾和混乱的事情。经济即使偶尔成为焦点,也是房地产泡沫风险等,类似在雷曼危机后实现V字型复苏时的好消息已经明显减少。
![]() |
不过,人民银行在决定人民币汇率之际,一般会参考反映多种货币动向的“一篮子货币”,仅观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难以解读人民银行的意图。要探寻人民银行的想法,需要观察综合反映多种货币与人民币关系的有效汇率。
观察国际清算银行(BIS)推算的人民币有效汇率(名义数据),自去年1月至今年2月的涨幅换算为年率为2.6%。从过去的汇率动向来看,这可以被视为对经济既无紧缩效果也无宽松效果的基本适当的涨幅。
再回顾更早一些的时间,人民银行的意图将更加清晰。在2011年秋季之前,有效汇率曾出现快速上升。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转向货币宽松政策是在同年12月。在那之前,中国一直容忍具有紧缩效果的人民币汇率上升,但配合货币政策的调整,下调了汇率上涨幅度。
![]() |
实际上,人民银行于今年1月悄悄采取了新举措。针对公开市场操作对象,人民银行表示以7日以内回购交易为主。对人民币有深入研究的日本信金中央金库高级审议官露口洋介指出,“将利率控制对象锁定为期限较短的交易,这是为利率自由化提前布局”。
实现利率自由化,将货币政策手段从资金量转向利率是金融改革的重要一步。不过,露口还强调:“人民银行对迅速由市场形成利率持慎重态度”。实现资本流动自由化、使汇率行情更加灵活、进而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今后很长时间的课题。认为人民币改革将以此为契机一蹴而就还显得有些性急。
中国的经济和汇率都开始归于平淡,这可以说是一直受中国需求激增和萎缩影响的世界经济冷静重新观察中国的绝佳机会。中国经济虽然面临从快速增长转向稳定增长的难题,但将持续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币改革也将朝着遥远的目标一步一步地迈进。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吉田忠则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