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贬值壁垒”拉大日本与世界的距离
2022/10/26
西村博之:“由于日元贬值叠加通货膨胀,感觉从发展中国家来到了发达国家”,为了发泄新冠疫情下的郁闷心情而从日本飞去国外旅游的我的熟人M这样说。美国的物价上涨自不用说,而受美元升值的波及,他在肯尼亚的旅游费猛增,这令他大吃一惊。
他在新加坡走进一家“王将”(日式中餐连锁店),一份“煎饺套餐2000日元(约合人民币96.7元)!”的价格也让他看傻眼。看牙科医生就聊了20分钟就花了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66.8元),更是无语。即便在马来西亚,“物价也跟日本差不多了”。虽然M手头还算宽裕,但他感觉已经不能像以前一样出国了。
![]() |
如果“日元贬值的壁垒”长时间存在,人员往来减少,日本落后的风险将加大(Reuters) |
(日本)好不容易放开国门,却出现了“日元贬值的壁垒”。游客恢复缓慢,企业也对重启国外出差犹豫不决。影响不容小觑。
据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开发中心的成长研究所介绍,2011年~2016年全球海外出差费用增长了约50%。在邮件及网络会议普及的背景下,为何海外出差费用反而增长呢?研究人员的结论是“大脑本身的移动”对获取真正的知识不可或缺。
分析信用卡元数据的2020年的论文明确得出了海外出差促进经济增长、并且越是往来多的产业越是增长的因果关系。
虽然通过邮件也基本可以实现传达信息。但据说通过长年积累在大脑内的经验等隐性知识需要人与人见面才能相互传达。“日元贬值的壁垒”加剧了日本向外交流的困难。
提出“傻瓜的围墙”这一流行语的是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养老孟司。他的著作《傻瓜的围墙》讽刺人们仅凭表层信息就觉得“已经明白”的风潮,这本书非常畅销。感觉呆在日本国内就可以了解世界或许也是如此。“日元贬值的壁垒”有可能变成“傻瓜的围墙”。
这并非无稽之谈。在美国投资银行领导亚洲地区企业调查的前高管在2021年秋季痛切地感到“人员往来减少的弊端很大”。
当时,在新冠疫情的影响告一段落的亚洲地区重启了人员往来,接触到各国企业的分析师陆续给出了详细的报告。而日本一直执行严格的边境对策。他说:“每次跟东京的同事及企业高管聊天,就发现日本企业已落后于最新的技术和市场动向,并且还不自知”。
从长远来看,弊端也不容忽视。由于日元大幅贬值,S悲伤地说:“去美国州立大学留过学的女儿的学费当时是每年750万日元。而现在已超过800万日元”。去国外留学的日本学生2018年度约为11万5千人,而2020年度骤减至1487人。希望实际去看看、去经历,从而获得并非“已经明白的”新鲜知识的年轻人的出国壁垒一下子变高。
现在,日元以与美元的利率差为由被抛售,通货膨胀国的货币没有持续上涨的道理。问题何时才能修正?“日元贬值的壁垒”如果长期存在,甚至可能成为“绝望的壁垒”。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评论员 西村博之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