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日本展开的“三战”
2013/02/06
▼舆论战
《请尊重他签署的文件!》——去年12月1日,美国《纽约时报》出现了这样的标题。该整版广告的内容是“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钓鱼岛已经返还中国”。
![]() |
12年12月1日《纽约时报》刊登的意见广告 |
中国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舆论战。去年9月28日,中国政府旗下的英文报纸《中国日报》在《纽约时报》、《华盛頓邮报》和《洛杉矶时报》上刊登“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整版广告以及彩色的跨版广告。在非洲、中南美和东欧,中国也相继刊登了报纸广告。此外,驻在各国的中国大使也纷纷在当地电视和报纸上主张中国拥有主权。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直宣称“尖阁诸岛不存在领土主权问题”、采取静观态度的日本政府也开始通过驻外使领馆宣传日本的观点。“正在脚踏实地持续向各国媒体和专家进行说明。在历史和法理上,日方主张都非常清楚,只要切实加以说明,肯定将得到理解”,日本外务省高管这样强调。据介绍,在日本的努力下,在报道时曾偏袒中国的媒体转为依据日本的主张重新进行报道的案例也有所增加。
2012年度,日本外务省有关保卫领土的公关等方面的对策费用约为4亿日元,其中大部分用于北方领土和竹岛(韩国名:独岛)。2013年度日本外务省提出了增长2倍,约8亿日元的预算,但有观点认为与中国的宣传预算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大利亚政府的安全保障智囊指出:“中国的宣传已经奏效,越来越多人认为,尖阁诸岛的对立是由日本最先引发的”。
▼心理战
![]() |
12年12月进入日本主张领空的中国海监飞机(日本海上保安厅提供) |
在使紧张升级的同时,中国也邀请山口那津男和前首相村山富市等要人访华,显示出友好氛围。有分析认为此举意在促使日本舆论承认存在领土问题,赞同展开对话和磋商。
▼法律战
此外,中国还利用与日本有别的论点展开了法律战。该战略意在凸显《联合国宪章》和战后国际秩序。
中日外交人士透露,“去年9月以后,党中央指示媒体和驻外使领馆,在尖阁诸岛问题上,要以历史问题为中心展开宣传”。而转折点是去年9月27日。当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联合国大会发表了演讲。
![]() |
12年9月中国外长杨洁篪在联合国大会上演讲(kyodo) |
所谓“敌国条款“,指的是《联合国宪章》的第53条、第77条和第107条。其内容是如果日德意等第2次世界大战时同盟国的敌国反对战争已经确定的事项或者再次发起侵略行动,联合国成员国可不经安理会许可直接进行军事制裁。根据杨洁篪所称已经返还中国的主张,中国的军事行动可获得正当理由。
日本政府在提及敌国条款时称,“日本已经不应适用于该条款”。过去的轴心国日本和德国如今作为联合国成员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联合国内部,认为该条款“落后于时代”的看法也非常普遍。1995年的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启动删除该条项的工作。因为认为如今不会有国家再使用作为历史遗物的“敌国条款“。
不过,要修订《联合国宪章》,需要全部成员国的3分之2以上的表决,并需要包括安理会所有常任理事国在内的成员国的3分之2以上的通过。由于上述程序尚未取得进展,敌国条款如今仍然保留在《联合国宪章》中。作为国际条约,不管内容如何不符合实际情况,只要相关条款不完全删除,就将持续发挥效力。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