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是战术家,但无长期战略
2022/03/02
池田元博:俄罗斯的普京政权向邻国乌克兰发起军事进攻,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等地激烈的战斗仍在持续。普京称目的是实现乌克兰的非武装化、中立化。虽然国际社会纷纷对俄罗斯实施严厉制裁,但普京政权方面丝毫没有退缩的迹象。普京总统不顾一切地做出近乎失去理智的冲动之举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 |
俄罗斯总统普京(2月27日,莫斯科,REUTERS) |
俄罗斯此次借着对乌克兰东部亲俄派控制地区开展“维和”的名义发起军事进攻。在此之前,俄罗斯刚刚承认该地区独立,发动进攻的借口也是该地区“请求”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援。
与2008年时的状况相似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此次与2008年、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亲美欧的格鲁吉亚和俄罗斯间发生的冲突时的状况相似。由于俄罗斯当时支持要求从格鲁吉亚独立的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导致冲突发生。这场冲突被称为“5天战争”,俄罗斯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胜利。而此次进攻乌克兰,俄方被认为也是希望速战速决。
不过,俄罗斯此次投入大规模兵力,而且在国土面积辽阔的乌克兰各地发动攻击,这样的军事行动可谓前所未闻。另外,普京还下令提升核战力部队的战备等级,甚至暗示要动用“核”威慑。普京为何会如此强硬?
“30年来,我们一味忍耐,为达成协议做出了不懈努力”,普京在发动军事进攻的2月24日向全体国民发表讲话,一开始就谈到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简称北约)东扩问题。他强烈谴责称,美国违背了1990年东西德统一时做出的不扩大北约规模的“承诺”,“背叛”了俄罗斯。
普京表示,将通过此次军事进攻使乌克兰实现非武装化、中立化。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应该是其最大目的。的确,如果北约将军队部署到与俄罗斯相邻的乌克兰,将是“对俄罗斯的直接威胁”(普京),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带来无法估量的打击。
话虽如此,但存在严重腐败问题等的乌克兰并未就加入北约展开具体化行动,目前来看也并不现实。
普京透露与克林顿谈论北约的细节
相反,围绕北约扩大问题,普京个人的“怨恨”似乎很强烈。原因是,包括2004年加入北约的前苏联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在内,北约东扩主要在普京任期内展开。而且普京在2月21日向国民发表的讲话中,以“一次也未曾在公开场合提起过”为开场白,透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2000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俄罗斯时,普京曾亲自问道“美国如何看待俄罗斯加入北约”,但据说克林顿的反应极为冷淡。
普京独断专行的态度在讨论承认乌克兰亲俄派控制地区独立问题的2月21日的俄国家安全会议上也有所体现。实际上,该会议是俄罗斯的最高决策机构,参会人员包括各安全机构的领导人、总理、外长、上下两院主席等。主持会议的普京向每个人询问了是否应该承认该地区独立的意见,但他对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发言者采取了严厉的态度。典型的例子就是与对外情报局局长谢尔盖·纳雷什金(Sergei Naryshkin)的对话。
纳雷什金:“要不要给西方的合作伙伴最后一次机会,在短期内承认乌克兰和平及履行《明斯克协议》……,否则……”
普京:“否则会怎么样?你是提议开始对话进程?还是承认两个共和国的主权?请说清楚”
纳雷什金:“我支持承认主权的提案……”
普京:“你是打算支持呢?还是支持呢?请明确回答”
纳雷什金:“我支持提案……”
普京:“请回答是还是不是”
纳雷什金:“是的,我支持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并入俄罗斯”
普京:”我没说过那样的话,也还没讨论。现在说的是是否承认这两个国家独立”
纳雷什金:“是的,我支持承认独立的提案”
普京:“很好。请坐下”
俄罗斯的安全会议一般不公开,而当天却例外被公开。估计是普京想强调这是政府内部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但这场会议意外暴露出普京的独断专行的作风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进攻也应该看作,与其说是军部的提议,不如说是普京自己主导的行动。
不过,不管军事进攻以何种方式决定,乌克兰国民产生反俄情绪已毫无疑问。即使俄罗斯凭借军事压力强迫乌克兰非武装化和中立化,但总有一天俄罗斯的努力会化为乌有,普京所担忧的乌克兰加入北约也很可能更具现实意味。
俄罗斯民众感觉师出无名
这次俄罗斯国内的形势与2014年该国为合并克里米亚半岛而进攻乌克兰时不同,并未得到国民广泛支持。俄罗斯合并克里米亚以“收回”俄罗斯曾经的领土为由,得到了大多数国民的强烈支持。但这次很多国民认为是师出无名的侵略行为。俄罗斯各地反对军事进攻的游行和集会频发。
日美欧作为对抗俄罗斯的手段,将俄罗斯的大型银行剔除出作为银行间国际结算网络的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及对俄罗斯央行实施制裁。也可以预想到,如果俄罗斯货币卢布的价格暴跌,通胀加剧,国民生活受到严重打击,批评普京的声音将显著增强。
![]() |
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分店,人们排队提取现金(2月25日) |
普京政权正在严厉镇压抗议游行。虽然这不会立即动摇俄罗斯现有体制,但或许会成为普京超过20年的超长期统治的“结束的开始”。莫斯科卡内基中心的安德烈·科列斯尼科夫(Andrey Kolesnikov)表示“普京是擅长短期政策的战术家,但没有长期战略”。普京可能会为独断专行所导致的军事进攻付出沉重“代价”。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池田元博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