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和“鼻毛地图”
2013/02/01
![]() |
中国自1月10日起,含有有害物质的灰霾在各地时有发生,民众深受严重的大气污染困扰。1月12日,有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的“PM2.5”微粒状物质在大气中的浓度在北京市一度达到每立方米993微克。这导致视野受到限制,近处的景色甚至也变得模糊,路上到处都是戴口罩外出的人。而根据日本的标准,PM2.5的浓度应该在每立方米35微克以下。
据中国环境保护部的统计显示,最近发生的灰霾涉及中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中的17个。覆盖了约4分之1的国土面积,接近总人口一半的约6亿人受到影响。面对尚无好转迹象的污染灰霾,观看着鼻毛地图,人们只能苦笑:“今天鼻毛又要变长啦”。
鼻毛地图网站由旨在防止亚太地区城市大气污染的信息网络“亚洲城市清洁空气行动中心(Clean Air Initiative for Asian Cities)”运营。除了鼻毛的长度之外,还根据各城市的大气污染程度利用6种颜色加以显示。例如观察29日的大气污染情况,中国大部分城市均覆盖着显示污染程度严重的橙色,而一部分城市甚至是显示污染最为严重的红色。
中国的大气污染在很早以前就引发了关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厂和汽车排放的有害物质排放量呈现逐年增加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冬季出现了罕见的寒冷天气,取暖用煤炭的大量使用导致了污染物排放增加。同时还存在气象因素,由于风力较弱,含有有害物质的空气难以扩散,结果导致污染进一步恶化。
![]() |
1月23日的天安门广场(kyodo) |
而在靠近北京市的河北省,石家庄和保定等城市在1月13~14日相继采取了相应对策。石家庄要求工厂暂时停工,同时还叫停了市内700处建筑工地的施工。这种行动已经扩大到中国全境。
但是,好像是要嘲笑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应对举措一样,污染灰霾仍然持续发生。北京市分为6个等级的大气污染指数在28日达到了最高等级。就连面临渤海和黄海,被视为空气比较清洁的大连市,28日的PM2.5也超过了每立方米200微克。
或许是对相关措施没有产生效果感到着急,北京市于1月28日再次表示公车停驶30%。同时对各单位是否执行这项规定加强管理和监督,如果违反将追究相应责任。
中国自很早以前就时常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去年11月召开的十八大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美丽中国”的目标,强调了重视环境保护的姿态。
![]() |
29日为防灰霾而戴口罩打太极拳的市民(kyodo) |
根本性的解决之路依然遥远。在1月24~25日召开的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提出了解决大气污染的路线图:大气污染物超标不超过15%的城市,力争2015年达标;大气污染物超标15%以上、30%以下的城市,力争2020年达标;大气污染物超标30%以上的城市,要制定中长期达标计划,力争到2030年全国所有城市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可以说,鼻毛地图上显示的长长的鼻毛意味着问题要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仍然需要很长时间。
本为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榜)大连支局 进藤英树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