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疫情下的奥运会?

2021/07/23


     北川和德:东京奥运会及残奥会7月23日在新冠疫情下拉开帷幕。约100年前的1920年在比利时举行的安特卫普奥运会也是在西班牙流感(全球大流行)之后举办的。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约100年前克服重重困难筹办的奥运会有何意义,又得到了什么样的评价呢?

   

     安特卫普奥运会的情况比本届东京奥运会严重得多。世界大战从1914年持续到1918年,欧洲成了战场,约1800万人失去生命,西班牙流感1920年平息,死亡人数被认为超过4000万。

 

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商日本代表团入场(Kyodo)

  

     比利时在一战中遭到德国入侵,港口城市安特卫普的大街上到处都是蒙受战争创伤的景象。奥运会得以举办的背景原因是,比利时的西班牙流感疫情被认为较轻,以及当时参加奥运会的国家有限,以欧美国家为主。

 

    “奥运会有可能无法延续”

 

       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拥有一种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把通过体育呼吁世界和平与团结的奥林匹克运动延续到未来。当时近代奥运会的举办历史才20多年,举办地为柏林的1916年奥运会因战争而停办,奥运会面临能否延续下去的危机。研究奥运史的筑波大学教授真田久表示,“当时如果连续两届奥运会停办,就有可能无法延续”。

     

      当时的国际奥委会(IOC)主席是创始人顾拜旦。在主席的领导以及后来成为第三任主席的比利时国际奥委会委员拉图尔的努力下,1919年4月安特卫普奥运会确定举办。

   

      这届奥运会共有29个国家参加,数量创下历史之最。在8月14日的开幕式上,由顾拜旦设计的代表着世界五大洲团结一致的奥林匹克标志(五环旗)首次升起,象征着那届奥运会的意义。

   

日本奥委会(主席山下泰裕参观日本奥林匹克博物馆举办的安特卫普奥运会

企划展(2020年,Kyodo)

 

      为祈求和平,放飞了和平鸽,还首次进行了运动员宣誓。或许可以认为,自那届奥运会起,奥运会才被定位于“和平盛典”。

   

     那届奥运会还产生了倡导和平与团结的奖牌得主。在1500米比赛中获得银牌的英国运动员菲利普·诺埃尔·贝克后来成为一名政治家,致力于和平与裁军运动,并于195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筹备不足的场馆招致不满

    

     后来菲利普·诺埃尔·贝克在谈到安特卫普奥运会时说,“世界发生变化,朝着更好、更幸福的方向改变。因此,在安特卫普奥运会上,我发自内心地享受比赛”。

    


    

      不过,对安特卫普奥运会的评价并非都是正面的。筹备时间仅为1年多,比赛场馆明显不够完善。比利时民众也没有对奥运会的举办感到高兴,观众席稀稀拉拉,缺少热闹气氛,因此有观点认为那届奥运会只是国际奥委会一厢情愿。

     

     当时是日本继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之后第二次派出代表团,并在网球项目中获得了奥运会首枚奖牌。熊谷一弥因在单打和双打决赛中失利而获得银牌,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指出,当时的球场很糟糕,并回顾称,“这竟然是奥运会的豪华一流舞台,实在令人难以恭维”。

   

各国运动员戴着口罩走在奥运村(Reuters)

 

      安特卫普奥运会已经过去约100年的时间。现代奥运会的规模越来越大,成了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会参加的盛会。虽然不能与当时进行简单粗暴的对比,但传染病的威胁加上过度的商业化,奥运会被批已经丧失对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的理念,如今也面临延续危机,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现在的情况与当年如出一辙。

    

      7月23日举行的开幕式是奥运会有史以来第一次采用无观众形式。希望在缺少喜庆气氛的安静体育场举行的简单仪式,能够传达出可与五环旗亮相媲美的讯息,诠释出回归初心的奥运会的真正价值。

    

    但愿20年、30年乃至100年以后,奥运会作为和平盛会延续下去的时候,人们会评价说:多亏有了东京奥运会。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编辑委员 北川和德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