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动画纵火案是极端思想下的恐袭?

2019/07/26


  坂口祐一:到7月25日,京都动画的工作室被纵火事件已经过去了1周。该案造成34人失去生命,伤亡惨重。凶手所用的“凶器”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汽油,此事带来的冲击正在扩大。

 

京都动画的火灾现场和监控画面中嫌疑人搬运的汽油(Kyodo)

  

  开车撞人、用刀砍人、使用市面上常见的材料自制手榴弹……从近年来发生在日本的异常事件来看,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些犯罪形态与海外经常发生的恐怖袭击十分相似。

 

  从2016年前后开始,极端组织等实施的恐怖袭击手法发生了巨大变化。其背景是各地加强对恐怖组织的监视和取缔,大力打击恐怖组织。

 

  使用枪械等武器实施大规模恐怖袭击变得困难,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开始通过网上的机关刊物等方式呼吁成员使用日常道具实施袭击。

 

  其中之一就是“恐袭式纵火”。实际上,在海外,针对宗教设施、学校和商店等设施的纵火案接二连三。虽然京都动画事件被认为不存在宗教背景,但从凶手因任性的借口和不满而无差别行凶这一点来看,可以说就是恐怖主义行为。

 

  伊斯兰国正在“推荐”开车撞人、再用刀砍人等袭击手法。2016年在法国的旅游城市尼斯,一名男子驾驶大卡车冲入烟火大会的会场,导致86人丧生就是一起典型事例。

 

人们来到京都动画工作室附近献花追悼死者(7月23日,京都市伏见区)

  

  在日本,2019年元旦发生了一名男子在东京原宿的竹下通开车冲撞行人的事件。车上载有高压清洗机和煤油。据悉,男子本打算在新年参拜者众多的明治神宫泼洒煤油并点火。

 


  从去年到今年,在名古屋和东京发生了前大学生和高中生从药房和网上购买材料自制炸弹的事件。炸弹是海外恐怖袭击中经常使用的“TATP”,爆炸威力极强。制造方法也是由极端组织教授。

 

  极端组织还鼓励个人在无组织指示和支援的情况下,在各自的国家自行实施恐怖袭击。这被称为“本土”和“孤狼”形式的恐怖主义。

 

  从这一层面也能发现恐袭与日本事件的共通性。2019年5月,在神奈川县川崎市,一名男子持刀砍杀了等校车的孩子们,随后自杀身亡。该事件的形态也与“使用身边的凶器实施自杀式恐袭”极为相似。

 

  纵火、驾车、持刀行凶的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欧美的恐袭也趋于“日常化”。海外的恐袭与日本发生的异常事件实际上可能是“邻居”。

 

  那么,此类事件为什么会接二连三地发生呢?社会治安相关人表示,“虽然有点晚,欧美滋生恐怖主义和仇恨犯罪的土壤也开始向日本社会蔓延”。

 

  欧美的恐怖主义被指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很多情况下都是移民或年轻人因生活贫困或受到歧视而被孤立,从而受到极端思想的侵蚀。

 

  贫富差距加大、煽动对立的过激言行、无法容忍不同意见的不宽容风气。随着日本社会的变化,同样的倾向也显露出来。尤其在互联网上,到处都充斥着极端思想。随着社交网站的普及,人们开始只接触相似的思想和观点,促使“过激主义”盛行。

 

  如果不向生活贫困和具有精神问题的人提供行政及福利帮助而“放任不管”的话,就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隐形人(invisible people)是各个发达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

 

京都动画制作的作品(Kyodo)

 

  英国2018年设立了“孤立担当大臣”一职,开始采取全面措施。虽然这种做法好像在走弯路,但要防止恐怖主义和犯罪行为,关怀远比监视更能满足当前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凶器”采取措施。以汽油为例,如果有人试图购买一定量以上的汽油,就要严格盘查其身份和购买目的,一旦发现可疑言行要报警,作为社会来说,应该容许这样的“小心谨慎”。

 

  尽管如此,从犯罪相关等数据来看,日本仍是一个相较于其他国家更为安全稳定的国家。外国游客数量不断攀升,喜欢日本的人也越来越多。2019年日本还要在东京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

 

  全球媒体在报道京都动画和川崎杀伤儿童事件时总会加上一句,“在日本这个安全的国家……”。每次发生这样的事件,人们对日本的安心感和信任感都会受到极大伤害,实在令人遗憾之至。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坂口祐一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