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裁也压制不住的中国式创新

2018/09/28


     中山淳史:中国的新经济特区“雄安新区”与北京相邻,将把自动驾驶汽车作为交通的核心。最近,到当地参观的日本企业相关人士给笔者看了照片。在宽阔的道路上,到处都设有停车位,令人联想这是做什么的。据说,当地人的解释是汽车的随取随停场所。

  

     提到中国,自行车的共享服务很有名。但在雄安,据称在不远的将来,采用自动驾驶汽车的共享服务也将问世。

 

     汽车仍采用随取随停模式。从中国的共享单车来看,夜间由人通过卡车回收,运回原来的停车场所。但是,如果是汽车,卡车也无法运送很多辆,据说正在讨论“汽车自主返回原来场所”的方法,这是让每辆汽车具备“归巢功能”的庞大计划。

  

 

    将汽车视为社会的基础设施,纳入共享经济积极利用,最近被称为“MaaS(出行即服务)”。北欧对验证试验持积极态度,但在目前并未大规模推进。

 

     另一方面,雄安将成为最终开发面积超过“深圳”的庞大人工城市。自动驾驶用车道大量设置,成为MaaS在世界范围内最早以巨大规模获得实用化的城市基本已成定局。

 

       熟悉中国情况的东京大学伊藤亚圣副教授指出雄安的举措是“中国特色的社会实际应用型创新”。中国式的实际应用指的是“在服务未成熟时就推向市场,经过竞争、淘汰和修正,在短期间内使其在社会上扎根”。这是在实用化的速度上超越其他国家的战略。

 

     伊藤表示,在中国能看到的创新还有其他类型,比如以美国苹果和深圳(独家制造苹果产品)的关系所代表的“供应链型”、阿里巴巴集团等互联网平台企业拉动的“数字经济型”、和基于基础研究的“科学技术型”。

 

    所有领域都在诞生巨大企业,并取得了成果。但是,要问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最能发挥优势性、正在成为拿手好戏的方式是什么,或许就是社会实际应用型。

 

   例如,中国在世界范围领先的数字服务领域,除了自行车共享之外,还有基于二维码的移动结算和采用图像识别技术的无人店铺。这些服务短期间内以亿人为单位吸引客户,借助余势,成功将“经济圈”扩大至周边国家。这些都是社会实际应用型。

 

   有观点指出这种创新类型“只有国家主导才成为可能”,但不能说全都如此。不论是共享服务还是移动结算,考虑到业务模式,投入资金的都是民营企业和外资。这些企业在监管的夹缝中创造出巨大市场,中国政府随后给予政治背书,加以推动,这种案例很多。

  

     中国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美国特朗普政权正通过关税加强对华制裁,但能否顺利压制中国的势头呢?

 


 

   从美国到中国的“知识产权泄漏”也许现在也在发生。但另一方面,中国在专利申请件数上几乎与美国并驾齐驱,在研发投资和独角兽(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企业)的数量上也在猛追。中国已经获得了自律性的创新基础。如果说由于美国制裁遭受打击,遭受打击的是制造出最终产品并向美国出口的20世纪型贸易的部分,也就是供应链型创新的领域。并非正逐渐成为中国创新核心的社会实际应用型。

 

     另一方面,由于移民限制和对美投资限制的强化,面临增长放缓风险的或许是美国。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研究理事桑津浩太郎表示,“中国在‘实际应用’上有优势,美国在‘创新’上有优势,一直展开竞争,但这样下去,推动创新的人才也可能流向中国和其他国家”。最近硅谷的初创企业减少,这种“硅谷触顶(Peak Valley)现象”或许就是这种情况。

  

   中国型技术创新的崛起对日本也成为警钟。人们认为,中国移动结算迅速普及的原因在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不够发达。在技术转型期,与监管和现有产业的羁绊较多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更容易向新时代过渡。

  

   这是被称为“蛙跳”的现象。数字化容易加速“蛙跳”。下边的网上银行的图显示,能否享受新服务,已经不再由属于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来决定。

 

 

   也就是说,我们有可能看到,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国家今后也将启动各种数字实际应用,变得比我们更加便利。例如,最近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向日立制作所提出,“希望就旨在提高国民幸福度的人工智能(AI)技术提供建议”。长期参与AI研究的矢野和男研究员访问该国与新设的幸福主管部长等人多次见面。

 

     最近,“幸福”也成为社会实际应用的对象。日本虽然拥有技术,但不断遭遇在实际应用上落后于人的失败,能否将中国和世界的趋势用于推动日本的监管改革和企业意识改革呢?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评论员 中山淳史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