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人民币经济圈

2012/08/06


        格鲁吉亚是隔黑海与欧洲相接的前苏联小国。自2008年发生军事冲突以来,一直与俄罗斯处于断交状态,中国富豪米恩华乘机到格鲁吉亚打天下。

力争摆脱依赖美元

       米恩华是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运营面向中亚商人批发市场的华凌集团董事长。6月末,华凌决定以约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格鲁吉亚的银行Basis。这是中国民营企业首次收购海外银行。

     此举意在提供横跨欧亚大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服务。收购资金大半来自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融资。从中不难看出中国政府与民企联手欲扩大“人民币经济圈”的雄心。

     一名在柬埔寨吴哥窟(Angkor Wat)遗迹旁的外币兑换商满面笑容地说:“人民币汇率稳定,非常欢迎”。从这里也可以看到人民币“南下”的脚步。

     胡锦涛在2011年1月在接受美国主要媒体书面采访时明确表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历史形成的。自2008年雷曼使得基础货币美元的信任开始动摇以来,中国转向摆脱依赖美元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自2009年7月起,中国开始分阶段允许人民币贸易结算。2011年的结算金额达2万亿元以上,急剧增长至2010年的4倍,占总体贸易的约1成。中国企业的汇率风险在降低。

     中国没有忘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周边国家货币急剧贬值、出口竞争力也危在旦夕的伤痛。当时,中国的安全部门和军方学者全体出动对“西方阴谋”进行研究,认为西方国家企图以货币为手段颠覆中国政权,作为门外汉要学习国际金融。

    中国从严格管制资本交易,封锁投机资金的经验出发,制定了综合安全保障和货币政策的全球战略。

限制依然很多

   在中日首脑举行会谈希望启动人民币与日元直接交易的2011年12月,日本财务省费尽心机让部下“试探小组的意思”。所谓“小组”就是中国政府高层的党中央组织,据说小组领导人掌握着中国的实权。


       据悉外交方面的“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宏观经济方面的“财经领导小组”分别由胡锦涛和温家宝指挥,由10多名精英进行战略策定。
 
       由于是人民币第一次与美元之外的货币进行直接交易,中国外交相关人士表示,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必须得到外事小组的许可。日本财务省在首脑会谈的1周前才得到党中央没有反对的确切信息。

       人民币与日元直接交易于6月在上海和东京启动。除日元外,中国方面还把台币、澳元和韩元纳入视野,在亚太主要国家和地区用美币以外的货币直接进行交易的前景已经隐约可见。

      但中国依然设有多种人民币交易的限制,不允许外国资金对中国房地产和股市直接投资等。中国人民银行在2月的报告中把开放人民币交易设为5~10年后的“长期目标”。人民币国际化的走向不得不让人关注。

(本文是连载“红色市场经济”中的一篇文章,请继续关注其他文章)

   连载——红色市场经济
   布局人民币经济圈
   自主创新和工业间谍案的尴尬
   “政策市”走向极限
   人口红利与独生子女政策走向终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