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还有承受能力
2012/07/25
中国政府此次对调整最低工资的态度与2008年时明显不同。雷曼危机爆发约2个月后,中国政府就发出了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企业实际情况近期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
北京市因此而搁置了第二年上调最低工资的计划。自1994年最低工资制度启动以来,北京市第一次搁置了自诩一贯走在全国前列的工资上调,以防企业业绩进一步恶化。
而这一次,北京市和四川省等10多个地区已经调高最低工资标准。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还有富余,比企业业绩更优先提高百姓收入。
![]() |
中国发电量增长推移 |
这话可能会让与会者联想到了2008年秋季推出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政策。但温家宝接着强调说要重视投资质量。新华社也诠释称不应该误读为启动大量项目。
4万亿元经济刺激政策起到了防止经济快速下滑,实现中国经济V字型复苏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遗留至今的住房价格暴涨等副作用。
刺激政策资金的一部分流入房地产市场引发了泡沫。买不起住房的民众激愤,因此中国政府对投机性交易进行了严格限制。此次虽然中国政府感到有必要但却对推出巨额刺激对策犹豫不决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中国政府也并不是对经济放缓袖手旁观。中国已经开始下调利率和增加公共事业投资。如果真有必要,中国具备再次推出大规模刺激对策的财政空间。但中国政府估计没有想过经济增长率恢复到10%以上。政策关键是能否避免经济出现混乱。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中国北亚洲课课长真家阳一指出,鉴于中国经济规模在最近10年来已经扩大至4倍以上,“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增长率理所当然要渐渐下降。现在即使7~8%的增长率也能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
到今年3月已在工程机械厂商小松负责中国业务20多年的茅田泰三说:“最好把4万亿刺激政策对策的事忘掉。但是业务环境不会变的很糟”。虽然中国经济不在会是爆发式增长,但仍会保持相对较快增长速度。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