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为什么贬值?

2012/06/20


       日经中文网 吉田忠则:进入今年以来人民币停止了对美元升值,似乎加强了与欧元的联动。人民币汇率今后的走向又将如何?从近些年的走势看,人民币的走势呈现出一个很值得回味的趋势。

 
      中国于2005年7月对人民币与美元固定汇率制度进行了改革。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表示确定人民币汇率时将参考一篮子货币。一篮子货币制度是指将汇率与多种货币的动向保持联动的机制。与哪种货币进行多大程度的联动将取决于贸易量等。

      欧洲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如果真的采用一篮子货币制度,人民币肯定会对欧元的走向比较敏感。

      但人民币并不总是与欧元保持联动。在2008年夏季之前的2年左右时间里,人民币与欧元都对美元持续升值。这一局面可以解释为人民币与欧元保持联动。但在金融海啸发生之前,欧元开始转为贬值,但人民币却没有保持联动,中国人民银行将人民币固定在1美元=6.83元的水平上。

      在欧债危机全面爆发的去年也呈同样的走势。在欧元对美元升值的2011年4月之前,人民币对美元也在升值。但在欧元转为贬值时,人民币却停止与欧元联动,仍继续对美元升值。也就是说人民币在隔着美元对欧元升值。

   今年出现变化

     人民币汇率截至去年的走势遵循了2个法则。在欧元升值的走势中,人民币适用了一篮子货币法则,欧元和人民币显示了相似的走势。但在欧元大幅贬值的走势中,人民币并未随之下跌,并未与欧元产生连动。

     自2005年7月到今年年初,人民币汇率对美元上涨了逾2成。日本信金中央金库高级审议官露口洋介认为,“这很可能是中国应对美国以对华贸易赤字为理由要求人民币升值而产生的结果”。

     但是,进入今年以来,这一法则就已不再适用。随着欧元的波动,人民币对美元也随之出现了贬值。尤其是在欧元遭到大规模抛售的5月,人民币贬值幅度达到了1%。这意味着人民币已经开始全面适用一篮子货币制度。

     中国政府对于改变汇率管理方式一事并未进行说明,但有可供参考的线索。那就是“人民币汇率有可能已经接近均衡水平”的表态。这是中国总理温家宝在3月的记者会上进行的表态。温家宝还表示将促进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暗示人民币对美元存在贬值的可能性。


      而这种表态的背景则是中国经济的变化。1~3月中国GDP增长率较去年同期实际增长8.1%,连续5个季度出现放缓。中国人民银行为防止经济进一步恶化,强化了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存贷款利率等举措在内的货币宽松态势。

  以经济对策为先

     如果能够加强人民币与欧元之间的连动、遏制人民币对欧元出现急剧升值,就能降低人民币升值在对欧洲出口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中国政府的选择是不是顾虑美国,而是优先经济对策。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停止固定与美元挂钩,走向浮动汇率之际,正值中国处于经济增长率超过10%的高增长时期。人民币升值具有使过热的经济冷却的效果。

     但中国政府在今年将经济增长目标从去年的8%下调至7.5%,已经开始探索稳定增长道路。一篮子货币制度的全面适用可以说反映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变化。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