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为何如此强大

2012/06/04


图为富士康成都10万人工厂的大门
      支撑台湾鸿海高速增长的是其中国大陆子公司富士康,员工总数约120万人,以无与伦比的成本竞争力为武器,凭借为美国苹果公司代工不断发展壮大。富士康的成都工厂隐藏着其强大的秘密。

      四川省成都市郊外。生产苹果多功能便携终端“iPad”的富士康工厂的大门口,早8点和晚8点都会有数万名员工进进出出。100多辆载满员工的班车一辆接一辆开到大门口,穿着印有公司名称衬衫的员工从车里涌出,然后刚刚下班的员工又坐进班车。

      大部分员工的平均月薪为2500元左右,其中包括平均每天4小时的加班费。扣除6人1间的住宿费110元以及工厂食堂每天2顿饭的伙食费300元等,到手大概2000元左右。一名24岁的男性员工说“可以支配的收入已经是当地农村的1.5倍了”。

      成都工厂2010年投产。富士康在接到苹果“iPad”代工委托的09年决定建厂,1年后正式投产。在相当于4个东京迪士尼乐园、占地330万平方米的巨大厂区内,排列着30多幢厂房。2011年iPad产量达到了4000万部的规模,相当于苹果全球销量的一半以上。
图为富士康在中国大陆主力工厂的分布


      乍一看只是个巨大的工厂,但仔细调查就会发现富士康强大的秘密。实际上这是一家当地政府全力扶持的工厂。为了方便iPad和零部件的进出口,当地政府提供了直通国际机场的环路用地,还把工厂所在区域划定为保税区以简化通关手续。工厂用地和厂房也都是无偿提供。

      另外,员工宿舍和班车也由当地政府无偿提供。成都工厂的总投资额没有对外公布,不过富士康的投资仅限于工厂内的制造设备等,据当地金融机构的一位管理人员推测“投资额估计也就是通常情况的一半左右吧”。

       事实上,招工难问题当地政府也给包揽了。当地政府下属机关的职员绩效审评中就包含了给富士康介绍员工的人数这项指标。一个县的机关规定,每向富士康介绍1名员工即可获得600元奖金,而如果没有到达规定人数,每少1人则罚款500元。

       甚至有相关人士透露,如果达不到规定人数,县里的基建项目就很难获得省里的批准。由于和绩效评估挂钩,经常有县的公务员跑到富士康打工、顶人头。由于只工作2周就离职,富士康甚至投诉到了当地政府。


图为富士康出口额的推移
      地方政府为什么如此不遗余力地支持富士康?一位四川省政府官员说:“想要得到中央政府的肯定获得晋升机会,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出口额以及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就业数字,都是不可少的”。富士康2011年的出口额居中国首位,达1117亿美元,占全中国出口总额的6%。雇佣人数也多达120万人。可以说富士康对中国经济举足轻重。

       而鸿海进一步壮大的武器就是与夏普联手。为进军iPad和智能手机iPhone等使用的中小液晶面板领域赚取更大利润,鸿海计划在成都的面板工厂内引进夏普的尖端技术,目前已与夏普进入最后协商。加上代工量增加而投产的工厂在内,成都工厂计划明年将员工人数增加一倍,达到20万人。

       富士康就没有软肋吗?一位熟悉电子行业的中国证券分析师说:“员工劳动问题是其最大弱点”。2010年富士康深圳工厂有十几位员工跳楼自杀。美国非政府组织、美国公平劳动协会(FLA)今年年初进入工厂调查,查出了长时间劳动和安全等方面的违法行为。

       但是,问题却迟迟得不到改善。成都工厂24小时开工,却只实行早晚8点两班倒而不是三班制。就算是员工希望增加收入自愿加班,但长时间劳动也会增加风险。虽然富士康在很多工厂引进自动化机器,但员工劳动问题很有可能继续牵制其发展。

       目前中国人工费用不断上涨,政府正在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模式从依赖出口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在富士康经营模式走到十字路口的背景下,与夏普合作的成败将成为今后富士康及其总公司鸿海能否实现持续增长的试金石。

   (日经新闻重庆支局 多部田俊辅)

      相关报道:
      鸿海出资夏普的幕后
      “鸿海模式”遭遇考验
      夏普将同鸿海在中国生产液晶面板
      夏普高层谈为何接受鸿海注资
      寻找鸿海和三星的死穴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