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颠覆“中国制造”常识?

2012/05/04


   
  “本店选用的是日本国产鳗鱼”,在日本的鳗鱼烧专卖店经常会看到这样充满自豪的招牌,这似乎迎合了消费者认为“国产鳗鱼更加安全”的心理,但在日本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常识正在成为过去。

  中国鳗鱼批发价格超过日本鳗鱼

      日本鳗鱼行情自去年以来出现了上涨。鳗鱼鱼苗要在12月~4月期间投放鱼池,经过养殖之后方可上市。由于受到过度捕捞和环境变化影响,近年来鳗鱼苗捕捞量正明显减少。

      日本人食用的鳗鱼除了日本产鳗鱼之外,还包括中国大陆产和台湾产鳗鱼。今年这3个主要产地在4月中旬前完成入池的鳗鱼苗合计数量较去年减少了4成。夏季是日本的鳗鱼消费旺季,由于供应短缺预期有所加强,因此鳗鱼行情已经上涨至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当前在日本进口活鳗鱼批发价已经涨至1年前的2倍以上。日本产鳗鱼每千克在5500日元(约合人民币430元)左右,而中国大陆产和台湾产鳗鱼则在6000日元(约合人民币469元)左右。以前日本产鳗鱼要比进口鳗鱼贵500日元以上,但去年年底则出现了逆转。

  中国鳗鱼质量超过日本鳗鱼

     鳗鱼贸易不进行竞价交易,而是养殖业者参考当前的需求与供给环境等因素来决定出货价格。在去年年底得知日本鳗鱼苗捕捞量减少以来,中国大陆和台湾的鳗鱼养殖业者多次上调了出货价格。一家日本批发称“开始的时候还根据鳗鱼大小等因素价格有涨跌,但在数周之后,甚至有业者提出所有种类都上涨200日元”。

      价格逆转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养殖业者看好后市,能够接受海外产鳗鱼价格高于日本产鳗鱼现实的相关人士也在增加,这是不争的事实。日本最大的水产批发市场东京筑地的一家鳗鱼批发商说:“总体来看,中国大陆产和台湾产鳗鱼与日本产鳗鱼相比,品质更加优良”。这种观点在业内据说已经不是少数派了。

    这一观点的根据在于养殖方法。日本的主流养殖方法是利用高密度的塑料大棚,将鳗鱼生长周期最多缩短至6个月左右,但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主要是利用野外广大的池塘进行养殖,生长周期可达1年以上。在中国大陆,当一个养殖周期结束后,很多养殖业者会对池塘底部进行翻整,使各种环境接近新池塘,再投放鳗鱼苗。


     虽然以前中国大陆产养殖鳗鱼曾经被检测出含有日本禁止使用的抗菌剂,但日本一家批发商说:“在经历痛苦之后,中国大陆养殖业者已经不再使用药物。在出货前,还要进行比日本更加严格的检查”。

图为日本的中国大陆鳗鱼进口数量和价格推移表,左侧数轴为进口数量,单位吨。右侧数轴为进口每公斤价格,单位日元。



  零售价格还是日本鳗鱼居高

      但是,中国产鳗鱼要获得大众的口碑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日本超市等处的烤鳗鱼零售价来看,依然是日本国产鳗鱼更贵。

      在日本消费的鳗鱼中,近一半是利用中国大陆产鳗鱼制作而成的冷冻烤鳗鱼。因为能够长期保存,如果在行情上涨之前采购,即使售价较低也能够获利。中国产鳗鱼的零售价格要想超过日本产鳗鱼,估计还要等到冷冻鳗鱼库存完全消化之后。但当中国大陆产、台湾产鳗鱼零售价超过国产鳗鱼时,是否还会有消费者接受,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位于东京日本桥的一家鳗鱼专门店“大江户”说该店虽然没有上调价格,但“由于受到鳗鱼价格走高的无意识影响,顾客开始出现减少了”。在东京附近的一家中型超市,4月的烤鳗鱼串销售量则较上年下滑4成。

     据多名日本业内人士称,“中国大陆和台湾养殖业者似乎也感觉到出货价格过高的问题,在4月下旬,时隔很久下调了出货价格。价格的顶点可能已经过去”。

(吉野浩一郎)


      相关报道:
      神秘中间商在日本暴炒中国鳗鱼苗
      美国鳗鱼登陆日本市场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