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特朗普的真实想法
2016/11/15
不管是“冲突”、“对抗”还是“分歧”,这些都是与贺电不太相称的词语。实际上,8年前奥巴马首次当选美国总统之际,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送去的贺电中并未出现这些用词。从此次致特朗普的贺电中似乎可以看出习近平对于下任美国总统的积极态度,即在坦率承认中美之间存在分歧的基础上,表达了希望开展对话不希望加深对立的姿态。
“TPP泡汤”正合中国之意
其背景是中国与奥巴马政权之间存在较多分歧。例如南海问题、网络攻击、在韩国部署终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萨德系统,THAAD)、向台湾出售武器、西藏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主问题以及对人权派律师的压制等人权问题等等,数不胜数。作为今后中美关系的理想状态,习近平大力倡导的“新型大国关系”的想法也并未被奥巴马所接受。
在总统选举中与特朗普竞争的克林顿·希拉里与奥巴马同属民主党,被认为不会大幅改变奥巴马政权的政策。希拉里在奥巴马第1任期担任国务卿,曾围绕南海问题与中国负责外交事务的国务委员杨洁篪激烈交锋,如果其当选总统曾被指可能展现出更为严厉的对华态度。
另一方面,特朗普的政策仍有很多近乎是一张白纸的部分。虽然从难以解读其方针的角度来看担忧声也很强,不过仍有很大对其展开游说的余地。《环球时报》曾在一篇报道中表示一些中国人更喜欢特朗普。对于中国来说,特朗普可以说是值得欢迎的下一任美国总统。
另外,特朗普明确显示出重视国内的姿态。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习近平自然将这视为在世界尤其是亚洲提高中国影响力的一个机会。尤其是特朗普表明将退出跨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可以说正合中国之意。
![]() |
阅读有关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的报纸的中国民众(11月10日,北京,AP) |
美国主导建立TPP实际上是想制定一套将中国排除在外的国际规则。奥巴马曾强调其意义称“不能让中国等国家来书写全球经济规则”。另一方面,习近平通过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AIIB)和“一带一路”构想等来推进制定中国主导的全球经济框架。如果因为美国的退出而导致TPP无法生效,中国必将精神百倍的加紧制定对中国有利的规则。
在竞选美国总统过程中,特朗普多次发出涉及种族和宗教的歧视性言论,在中国眼中,这看起来可能也是一个机会。因为随着特朗普当选,正如德国司法部长马斯(Heiko Maas)在推特(Twitter)上发帖称“世界或将走向更加奇怪的方向”那样,美国作为自由主义世界领导者的影响力已经被打上了问号。
对于认为自由主义是不适合中国的错误主张的中国来说,无论是作为对外宣传的材料,还是在国内推进管控方面,特朗普都称得上受欢迎的美国领导人。随着政权的移交,美国政治将出现空白,中国或许认为还应抓住这一时机,加强对美国以外国家施压。
担忧特朗普的“保护主义言行”
当然,在美国政界的局外人成为下一任总统、其政策和执政团队的面孔都几乎模糊不清的现状下,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现状是中国或许也在进行暗中摸索,其中被认为抱有强烈担忧的是特朗普的保护主义言行。
“美国政府未来解决问题的对策,应该是实现国内社会经济生态的再平衡,而不是拿国际社会当‘替罪羊’”,在特朗普确定当选不久之后,新华社刊发了这种的评论。从中不难看出习近平政权的警惕感,即认为中国或将被当做“替罪羊”。
“中国从美国偷走了大量工作”、“将对中国产品征收45%的关税”、“将要求财政部长将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实际上,在选举战中,特朗普经常将中国作为攻击的靶子。虽然心里明白,如果特朗普真的成为总统,将不得不探索现实性的政策,但中国或许仍然禁不住感到不安。
目前的中国经济失去了过去的强劲势头,严重遭受过剩产能和过剩债务处理的困扰。将这种状况称为“新常态”的习近平认为,对于今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极为重要。中国应该需要美国的尖端技术和经验。尤为重要的是,对中国来说,美国是最大出口目的地,同时是赚取最多贸易盈余的伙伴国。可以说如果考虑到这种情况,中国的真心话就是希望尽可能避免与美国经济方面的摩擦。
正因为如此,中国无疑在特朗普上台之前,借助尽可能多的人脉收集信息,为了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而加紧展开游说。据海外的中文媒体报道,早在总统选举期间,中国政府就成立了特别团队派往美国。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饭野克彦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