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慢一步的北京

2012/04/27


       日经新闻亚洲部副部长 村山宏:北京常识并不是中国常识。首都北京的常识往往无法正确反映中国经济的整体实际状况,因此中国也往往难以及时推出适当的经济对策。

       北京远离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带,而且离金融市场也很遥远。在难以掌握全国经济情况的状态下,经济政策总是陷入被动,甚至错误的货币紧缩政策和宽松政策频出。在人们大谈经济急剧减速的背景下,北京的常识是否会改变?

       最近,印度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均相继下调了基准利率,而中国却并未采取一致行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3月同比增长率为8.1%,与上季度增长8.9%相比有所放缓,在中国公布GDP数据之后,由于市场对经济前景存在担忧,全球股票市场均出现了下跌。自去年年底起,中国先后2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悄然转向了货币宽松政策,但仍没有迹象表明中国会下调贷款利率和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

       市场相关人士心存疑虑称,“这样的政策力度已经足够吗?”这种顾虑也是理所当然的。中国过去曾经多次错误判断经济走势。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由于货币紧缩政策出台缓慢,中国遭遇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过度强化货币紧缩政策,从而导致了增长放缓。而在最近的雷曼危机爆发的2008年,货币宽松政策的推出也有些缓慢。对通货膨胀非常担心的中国人民银行到当年夏季之前一直在维持货币紧缩基调,由于世界经济出现恶化,中国经济也出现了急剧下滑。进入秋季开始,中国才匆匆下调利率和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这些政策虽然值得赞赏,但在第2年以后转向货币紧缩政策的决定又晚了一步,从而使通货膨胀和房地产泡沫发展到全国。

       中国的经济政策之所以容易处处陷入被动,是因为北京的中央政府很难掌握经济的实际情况。中国的工业地带都集中于广东省以及上海市周边,而股票市场位于深圳市和上海市,金融和外汇市场也都在上海。北京附近没有值得一提的产业聚集地,因此无法亲身感受到经济的实际情况。由于经济的异常情况传到北京存在延迟,中央政府和金融当局经常会在经济大幅下滑或者出现过热后才开始调整经济政策和利率。在陷入被动的状态下很可能推出比较极端的对策,从而使经济有可能受到进一步打击。


       此外,中国各地呈报的统计数据缺乏可信性,这也是导致中央政府无法正确判断经济走势的原因。是因为有时尽管经济情况糟糕,但很多地方政府会对经济情况加以粉饰。本月6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再次发出通知,严禁地方政府篡改统计数据。中国经济统计的调查对象偏重于各地的国有企业,而很少调查占GDP半壁江山的民营企业的情况。

       目前,令海外市场相关人士伤脑筋的是统计数据的内容完全不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4月1日公布的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与上月相比上升2.1个百分点,至53.1。PMI超过50意味着经济处于扩张状态,低于50意味着经济收缩。而HSBC公布的3月PMI为48.3,低于50。HSBC的调查对象中中小企业占多数,这可能意味着基层经济领域的经济情况正在恶化。如果情况属实,中央政府是否将再一次在经济政策方面陷入被动?

       目前只能回答不知道。中国疆域广大,统计数据缺乏可信度,因此任何人都难以正确掌握经济的实际情况。现在或许该实施果断的制度改革,加强中国人民银行的权限。既然地方政府的统计数据难以指望,中国人民银行应该依托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独自收集经济数据。如果像日本银行推出企业短期经济观测调查那样,中国人民银行也能够向外界公布经济景气情况,景气判断的透明度就能得到提高。此外还可以定期召开由主要分支机构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就经济走向展开磋商。

       最希望的是把中国人民银行总部从北京迁往上海。上海拥有各类市场,对经济情况非常敏感。此外上海出口产业众多,易于适应外需的变化。包含苏州等周边城市在内,实力雄厚的中间阶层已经成长起来,对内需构成强劲拉动。同时,长江将南京、武汉以及重庆的物流连接在一起,因此更易于掌握内陆地区的动态。最重要的是,上海远离政治中心北京,可以避免政治的过度介入,可以更加机动灵活地出台金融政策。为扭转北京在经济判断上的盲点,或许有必要采取似乎是不合常规的手段。


                        专栏-日本人小声说:世界第一带来的不幸福
                                                           中国人和日本人谁才是“狼”?
                                                          中国企业该不该世袭?
                                                          日本糕点师的残酷物语
                                                           “知识越多越反动”
                                                           调控与生产过剩的怪圈
                                                           推理小说是中国法制的镜子? 
                                                           巴黎LV专卖店里的中国人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