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日本”和“韩流”谁更强?
2012/04/19
![]() |
对10个城市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动漫”、“音乐”以及“化妆、时装”这3个领域,日本的人气度超过韩国,但在“电视剧”和“电影”领域日本落后于韩国。日本在动漫领域具有压倒性优势,在化妆和时装领域也处于优势地位,但在音乐领域日韩两国基本势均力敌,相反在电视剧和电影领域日本则处于劣势地位。
台北和香港偏爱酷日本 东盟热衷韩流
按城市来看,亚洲各城市的地区差异则更加明显。在所有5项内容中,日本产品人气度均超过韩国的是台北和香港。在这2个城市,“酷日本”的人气度更高。另一方面,在除动漫之外的4项中,韩国产品人气度均超过日本的是曼谷、上海以及胡志明市。从整体来看,韩流在东盟(ASEAN)的人气度似乎更高。
![]() |
博报堂认为,“日本的文化产业曾经在亚洲各国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但在如今则受制于韩国”,这样的情形正日趋明显。如果关注电视节目,会发现韩国的电视剧和电影已经随处可见,KARA和少女时代等韩国流行音乐(K—POP)的人气度也非常高。
“虽然日本的电视剧、电影和音乐也在蒸蒸日上,但稍有闪失就将被韩国企业所超越……”,这样的担忧正在困扰日本企业。在亚洲市场,电视剧和电影等“酷日本”文化已经落后于韩国,采取措施加以提振是日本企业的当务之急。
日本为什么会落后于韩国呢?
金融危机成为转折点
![]() |
韩国还设立了“设计振兴院”和“内容振兴院”,而且加强了通过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拓展海外市场的扶持政策。这样的积极政策产生了效果,自2000年以来的4年间,韩国面向日本、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内容出口额从0.36亿美元增加至1.8亿美元,增幅达到5倍。
与日本不同,韩国国内市场狭小,只能进军海外市场。正因为韩国有这样强烈的危机意识,才会先于日本实施软实力战略,导致在一些领域日本远远落后于韩国。
比较2011年度日韩两国创意相关产业的政府预算额发现,韩国为日本的2倍以上。韩国相关预算的规模约为日本的8倍,两国间的差距很大。这种官民一体的援助体制推动了韩流人气的高涨。
韩流包含着如下的明确国家战略。(1) 电影和电视剧等大众文化的流行→(2)大众文化与明星联动的商品·服务的购买→(3)生活用品、电子产品等韩国产品的购买→(4)文化、生活方式等对韩国整体的好感——通过上述4个阶段,持续并扩大韩流,从而最终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据悉,韩流90年代后期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由韩剧开始,在日本“冬季恋歌”的火爆引发了韩流。韩流经过香港、墨西哥等地,一直风靡蒙古和印度等地。此外,日本影视产品价格上涨和香港电影的衰落等也是韩流形成的原因之一。
![]() |
反击韩流的日本政府
鉴于韩流的成功,日本经济产业省去年成立了“酷日本海外战略室”,终于实质性地踏出了反击的一步。日本经济产业省计划将服饰、食品、文化宣传、地域性产品、居住以及观光定位于“创意产业”,并予以扶持。
去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在新加坡、印度、中国、韩国等以及欧美各城市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日本官员介绍称:“经推算,2020年全球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900万亿日元以上。而日本的目标是获得其中的8万亿~11万亿日元。”然而日本能否挽回劣势?今后“酷日本”与“韩流”的对决将更加激烈!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