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七大”:尘埃落定,还是谜题待解

2016/06/03


      王家曦 为日经中文网撰稿:5月初,朝鲜劳动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劳动党‘七大’”)在平壤召开。这是继1980年10月金日成最后一次主持召开劳动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时隔36年后,朝鲜劳动党历史性的再次召开全国党代表大会,也是金正日去世后朝鲜国内最大规模的政治集会。自金正恩上台以来,朝鲜人民军、内阁遭到频繁整肃,朝鲜国内政治特别是高层政治进入了持续的动荡期(注1)。此次选在第四次核试验成功、国际制裁加码、内外环境复杂的时点召开劳动党“七大”,可以视作以金正恩为核心的劳动党中央自执政以来经验与成果的总结回顾,也意味着朝鲜的动荡期告一段落,金正恩的权力地位趋于稳固,并尝试在进一步稳定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前提下寻求解围和突破。

金正恩就任朝鲜劳动党委员长(5月9日,朝鲜平壤,KYODO)
       未来一段时期内,“金正恩时代”的朝鲜可能会改变一味挑衅的强硬姿态,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挹注在改善国内经济状况上。并以“拥核国家”的身份重新寻求与国际社会各方恢复接触,提出回归政治解决的条件和渠道,这种立场软化和态度转变需要国际社会各方予以充分认识和妥善应对。

  一、国家形象的新建构

      鉴于劳动党在朝鲜国内贯穿全国党、政、军各级机关的的特殊地位,此次全国代表大会无疑是朝鲜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了召开此次大会,朝鲜国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动员,在会议的组织安排、人员安排、接待安排等方面都达到了最高规格。朝鲜官方更是开动宣传机器,对这次党代会进行了大篇幅高密度的报道,这些报道无疑是观察朝鲜经济政治体制的绝佳机会。从这个被反复播放的开幕式致辞片段中不难发现,无论是会场布置还是参会人员的精神面貌,朝鲜都在力图改变过去简陋粗糙的政治形象,营造出一种热烈宏大的政治气氛。在政治语言的运用和政治形象的传播上,劳动党七大也展现出了区别于以往刻板印象的高超技巧。

      金正恩虽然体型发福,但是整个15分钟的讲话始终保持站姿,语调不急不缓、中气十足,粉碎了一些对朝情报中对他身体欠佳影响履职的揣测。讲话的整体内容简洁深刻,没有像以往那样堆砌大量的辞藻回顾“白头山血脉”神乎其神的革命家史,也没有夸大领袖在经济、社会和国防领域建设成果中的作用,显得更加务实。这也颠覆了另一些对朝情报中将金正恩和身边人“荒淫颟顸、难堪大任”的描述。

       了解半岛局势的研究者们都不得不承认,由于对内外均实施严厉的情报管制,朝鲜在国际社会的形象除了《劳动新闻》和朝鲜中央电视台等屈指可数的文字影像资料,就只是靠各种不明渠道流出的小道消息加以构建。以往最能代表朝鲜的两个传播形象,一个是永远精力过剩、语调带着奇怪抑扬顿挫的“功勋播音员”李春姬,另一个是永远伴随着大炮和冲锋动作一同出镜的朝鲜人民军军官。加上美韩等西方媒体的舆论操作和丑化宣传,有相当多的国际舆论和研究者也在心目中形成了“朝鲜是个好斗的非理性国家”的刻板印象。

        可以说,以金正恩为首的朝鲜领导层抓住了劳动党七大这个举世瞩目的平台,主动摒弃了李春姬式的夸张和情绪化,以及人民军军官式的充满挑衅的自我表述,向所有关注半岛局势的各方传达了一个比较积极、正面、健康和完整的形象,对于外界正确理解朝鲜统治者和政权的整体形象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参考和借鉴。在此次会议对朝鲜领导层的集中披露和展示,将对国际舆论特别是韩美主导的西方媒体长期以来构建的易怒、蛮横、非理性的荒诞朝鲜形象起到一定程度的纠偏和解毒的作用,这对于未来一个时期内继续深入的开展半岛问题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朝核政策再阐释

       对于外界广泛关注的核政策,实际上并不适合在劳动党的七大作为主要的政策宣示平台,但是七大也并没有回避这个议题。5月6日,知名的英语对朝情报网站“北纬38度”发布消息称,朝鲜丰溪里核试验场出现了活跃迹象,似乎是开始为下一次核试验做准备(注2)。但对于核政策,金正恩在会上主要做了三个重大表述:一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二是“不搞核扩散”,三是“致力于世界无核化”。这三个表述分别针对不同的层次,但是指向是一致的:以金正恩为首的新一代朝鲜领导集体拒绝接受国际社会提出的弃核路线图和时间表,在核问题的博弈上决意以自己的方式继续自金正日时代以来的猫鼠游戏。

       在劳动党七大之前,朝鲜完成了自称氢弹爆炸的核试验,虽然在物理证据和技术路径角度分析,朝鲜暂时还不具备突破热核武器开发制造的门槛,但是从几次核试验的效果来看,朝鲜核装置的可靠性无疑是在稳步提升。朝鲜在这个时机提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实际上是想用核装置的可靠性来掩盖短期内无法实现武器化的短板,要求国际社会承认其拥核国家的地位,以在未来可能的谈判中谋求更有利的地位。

        “不搞核扩散”和“支持无核化”的表态则是在向美日韩军事同盟隔空喊话,鉴于朝鲜半岛局势的不安定和朝鲜核能力的持续提升,美日韩的反制手段也在不断升级,美国在朝鲜半岛周边具备完善的预警体系和反应迅速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在美日韩同盟核常兼备的反制体系下,朝鲜所有的军事优势都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与此同时韩日两国也在借炒作朝鲜核威胁尝试以核武器武装自己,为了充分利用手中不甚完善的核武器牌,朝鲜才高调的拉“不搞核扩散”和“支持无核化”的大旗作虎皮,希望转移国际社会和美日韩同盟的视线,为自己的核安全困局解套。

        朝鲜对核问题的另一解套之举暗藏在七大上提交的总结报告中。金正恩提出“要切实落实2016-2020年国家经济发展五年规划战略,尤其要致力于解决电力供应问题”。朝鲜的电力长期匮乏,自然地理条件和技术水平难以满足大规模建设火电和水电设施的基本要求,因此即便朝鲜建设和运营核电设施的能力很差,核电也仍然在理论上可以作为稳定的工业动力来源之一。自2003年退出核不扩散机制以来,朝鲜始终游离于IAEA的监管核查机制之外,其拥核状况始终是一个谜。但如果朝鲜开始尝试以核能的和平利用作为借口推进核计划,则有可能将丰溪里和宁边核设施打造成类似伊朗纳坦兹铀浓缩设施的核工业基地,即平行推进和平利用核能,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武器化提供掩护,在客观上为其核计划起到一定的烟幕弹作用。


        从国际背景上看,虽然公开表示不会遵从先例,但美伊就核问题达成框架协议对朝鲜的冲击是很大的,朝鲜仍然希望与朝核问题六方特别是美韩两国保持政治接触,但囿于自身实力所限,在谈判中面对美韩同盟必将居于被动地位,对于朝鲜来说,拥核是确保朝核问题各方与其保持接触的最大筹码,也是谋取主动地位的最大机会,在六方会谈陷入僵局、美朝实质性接触迟迟无法恢复的前提下,朝鲜在策略上不会主动选择弃核,但是也不可能彻底关闭谈判和接触的大门,在完成核试验、卫星发射和潜射弹道导弹等几项宣誓性大于实际意义的实验后,朝鲜可能会在准备阶段完成后暂时搁置新一轮核试验,等待国际社会对朝核问题除制裁之外的新共识和新方案。

        朝核问题在历史上也存在触底反弹和政策回调的先例,其时间点都与朝鲜国内的重大政治变动相契合。如果金正恩的地位通过政治和军事上的对外示强得以巩固,那么也不能排除朝鲜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改变对重开朝核问题谈判的强硬态度。以此为前提,其他五方如何协调立场,将朝鲜拉回谈判桌,并最大限度的协调各方的利益诉求,仍将是朝鲜核问题的命门所在。

  三、经济领域的重点聚焦

       朝鲜历来都有全国动员向重大政治活动“献礼”的传统,在外界普遍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丰溪里核试验场的时候,朝鲜却掀起了“七十天社会主义劳动大会战”运动。在致辞中,金正恩对劳动会战不吝溢美之词,对“提前完成上半年经济计划、成效卓著”表示肯定,并将工人阶级、科学家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靠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技术研发和制作出新的机器设备,向我们的母亲——劳动党的党代表大会献礼”视为是“向党中央捎来忠诚的报告”。在朝鲜先军政治的政治语境中,重要会议几乎无一不被视作是重申先军政治和主体思想的重要平台,特别是纵观自金正日执政以来发表的公开讲话,在全国党代表大会这样重大且受到广泛关注的场合,领袖讲话将重点聚焦在经济领域的成就和展望,可以说是打破了惯例。

挤满金日成广场的民众(5月10日,平壤,kyodo)
        2016年初的核试验进行之后,国际社会在制裁朝鲜方面取得了空前一致,由中美两大国深度参与形成的联合国2270号制裁决议也因而以空前的严厉措施和空前的坚决贯彻对朝鲜产生了一定的触动。从时间点上追溯,“七十天社会主义劳动会战”的时间应该是从制裁决议开始生效的3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七大召开前的5月上旬,虽然朝鲜方面没有言明,但是以“劳动会战”对抗和反制经济制裁加码的氛围十分浓厚。

       2016年1-3月份的《劳动新闻》中多次出现了与“苦难行军”相关的表述,有研究者担心朝鲜将放弃与外界社会接触,回归上世纪90年代朝韩关系最低谷时的“苦难行军”状态,引发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并可能导致朝鲜经济崩溃并引发政权动荡。特别是在七大筹备期间发生了中国境内朝鲜餐厅服务员集体叛逃的恶性事件,由于叛逃服务员在朝鲜国内的亲属都属于相对受到保障的军政中高层人士,此次事件也被外界解读为是朝鲜的“优待阶级”待遇下降造成政权内部离心倾向扩大的信号。

         但在劳动党七大上,通过高调肯定劳动会战的成果,金正恩政权传达出以下几个层面的信号:一是朝鲜经济未受到严峻挑战,有能力通过自力更生缓解经济制裁加码的影响。二是朝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中心将向经济建设过渡,强调经济发展对政权稳定的重要性。三是朝鲜人民和劳动者仍然紧密的团结在以金正恩为核心的政权周围,金正恩的执政基础仍然稳固,其执政声望和执政地位未受到国际制裁收紧的影响。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作为领袖的金正恩可能已经开始意识到劳动党作为唯一执政党,经过三代父子相继的政权更迭后面临着执政合法性危机,因此在保证先军政治和主体思想的绝对统治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需要以执政党的身份重新在经济发展和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上寻求合法性来源,这虽然是一个隐而不表的深层信号,但是无疑会对未来朝鲜的内政方针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四、权力身份短板的弥补

       此次朝鲜劳动党能够时隔36年以空前规格重开党代会,至少需要这样几个基础作支撑:首先是经济基础,在经历过联合国2270号决议制裁后,朝鲜的经济必须阶段性的实现恢复重建,才能为全国性的政治动员做好准备。其次是权力基础,金正恩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影响必须得到巩固,取得党政军的一致认可,才能具备足够的政治号召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组织基础,与会代表的代表性也就意味着劳动党在朝鲜的代表性,如果不能实现最广泛的代表性,则会削弱党代会决议和党中央的执行力,也就是削弱金正恩的权力。

      从结果论的角度说,七大的成功召开也是对以上几个基础的印证。从紧随其后召开的七届一次全会上选举金正恩为劳动党委员长可以分析,金正恩作为朝鲜的权力中枢,已经通过此前大规模的清洗和人事轮换确保了在军内的统治地位。通过此次劳动党全体代表大会,金正恩在组织层面补齐了党务和人事方面的权力身份短板,接近其父的权力巅峰。

       总而言之,在国内外局势转折的关键时期,劳动党“七大”传递的丰富信息是一向以“情报黑洞”闻名的朝鲜内政对外的一次集中展示,整个大会虽然以继承金正日遗留下来的先军政治、主体思想为主基调,但是无疑也呈现出会前朝鲜国内舆论所称的“开启金正恩时代”的政治宣示意味。朝鲜这艘飘荡在黄海上的孤舟正在试图重新出发,而掌握权力的金正恩也在试图重新设定朝鲜这艘大船的航向,此次党代表大会则为云诡波谲的半岛局势再添新的变数。到底会成为朝鲜否极泰来的转折点,还是压垮金氏政权的最后一根稻草,让我们拭目以待。

注1:韩国媒体报道,朝鲜在七大前后经历了大规模的人事调整,半数中央委员遭到了撤换。“Recent N. Korean congress replaces over half of party’s central committee,” Yonhap, May 13, 2016, [EB/OL]URL:http://english.yonhapnews.co.kr/news/2016/05/13/0200000000AEN20160513008000315.html

注2: 38 North,New Possible Indication of North Korean Nuclear Test Preparations.[EB/OL]URL:http://38north.org/2016/05/punggye050616/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王家曦,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国际关系学硕士。现任职于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方向为现代国际关系、东北亚区域合作。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