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苹果已非彼苹果
2012/03/21
![]() |
苹果的分红政策清晰地展现了该公司的历史。乔布斯时代的苹果从未进行过分红。分红只出现在1987~1995年。也就是乔布斯被逐出苹果的时期。在此期间,苹果的经营极度低迷,乔布斯回归是在1997年。之后,苹果虽然华丽转身,但并未进行过分红。
做出分红决定的苹果公司宛若一只“成熟的苹果”。手头的现金规模达到了空前的1000亿美元。乔布斯虽然解释说现金是“为了保证并购等经营手段的灵活性”,但在现任CEO库克的体制下,现金规模已经膨胀到了超过了用于增长投资的程度。
当然,这并未成为立即出售苹果股的理由。华尔街欢迎分红和回购股。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凯蒂•胡伯蒂认为“这样一来,投资层将进一步扩大”。因注重分红而购买股票的投资者有望增加。苹果的股价也应声收于600美元之上。
投资公司富兰克林邓普顿的Kent Shepherd表示,“我们也在是否有卖掉苹果股的理由,但没有找到答案”。苹果每财年都在扩大现金流。巴克莱资本银行表示,今年的市盈率(PER)为13倍,没有网络泡沫之时的狂热之气。激进派甚至倾向于苹果股价将会达到1000美元。摩根士丹利指出从过去10年高科技企业的股价来看,股息率高的公司的成绩要好于股息率低的公司。
但是,乔布斯时代的成长方式在今后能否延续?全球资产研究公司的特里普•乔德里是怀疑派之一。乔德里说“苹果可能成为下一个索尼”。苹果此前的确富有创新精神,“但未来能否继续推出超出消费者想像的产品尚存疑问”。
乔德里的担忧之一在于硅谷的超一流人才已经不再向往苹果。“苹果如果要争取使股价达到1000美元,员工估计需要再增加60%。如果到时得不到顶尖人才,只会增加会议的时间,拖延决策时间”。
现在的苹果经营者并非没有注意到这个隐患。正因为如此,该公司才决定实施回购股票,利用股票期权(股票购入权)激励员工。决定把剩余的现金“用于海外研发”自然也是出于借助国外优秀人才发展苹果品牌的想法。
![]() |
除了分红政策的变化之外,乔布斯与库克还有一个不同之处。那就是经营者的薪资。乔布斯年薪的现金部分为1美元。其余以股票期权的形式支付。按照这一机制,经营者不能只看每财年的收益,只有描绘未来远大目标,拿出实现巨额盈利的经营战略,才能得到回报。
而库克CEO的年薪则是工资与绩效奖金各90万美元。虽然股票薪资更加丰厚,但并不像乔布斯那样彻底。而且,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资料显示,库克将转让其持有的股份。
其实,这只是因为乔布斯特殊,库克与其他公司的经营者并无两样。但这反映出了一个现象,在经营者薪资这一点上,苹果也在逐渐成为一家“普通的公司”。
微软股价的顶峰出现于在纳斯达克上市后的第14年,也就是1999年底。如果把1997年乔布斯回到频临破产的苹果作为起点,如今刚好14年。虽说历史不一定会简简单单地重演,但这个时间点确实令人不禁思绪万千。
相关文章: “苹果旋风”接近终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