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折射中美之间的“爱与恨”
2012/03/29
![]() |
从中国方面看,苹果代工工厂在中国雇用的员工总数超过100万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不仅仅是苹果公司,美国其它IT企业也都相继将生产环节委托给中国。正因为如此,对中国而言美国企业的影响力非常大。
中美间的相互依赖日趋加深。但内心深处的戒备心和疑心却深不可测。
美国共和党阵营今年2月在美式橄榄球大赛“超级碗”中穿插了一则电视广告,一位看着像中国人的亚洲女性骑着自行车行驶在稻田边,用带着外国口音的英语向美国道谢:“亏了美国大量购买,我们(的经济)变强大了。谢谢美国给我们工作”。该广告因涉嫌种族歧视而引起争议。
在美国企业的中国代工工厂中,中国工人对恶劣的工作环境不满。通过引入第三方审查工厂劳动环境改善状况等方式宣传自己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则称“(我们)是业界做得最好的”。
就在这个时候出现商标权的问题。中方企业不仅要求苹果停止在华销售,还要求停止中国组装产品的出口。如果苹果败诉,其全球战略将遭受重大打击。而中国方面也将受损,因为这样会给全球留下中国业务存在风险的坏印象。
由于各自的面子和逻辑相互冲突,估计轻易不会得到解决。不过近几天,局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主张拥有iPad商标权的中国企业的债权人提出了公司破产申请。如果被裁定破产,诉讼将暂时中断。
同时,苹果也在向中国暗送秋波。目前苹果已决定向中国用户赠送面额高达1万美元的礼品卡,以庆祝苹果软件下载服务“App Store”的下载量突破250亿次。此举被理解为苹果释放的重视中国市场的信息。
从目前情况看,拥有近1000亿美元巨额现金储备的苹果用金钱来解决这场纠纷是最现实的办法。然而,只要中美两国政府间、民间的深刻分歧还存在,就像“打鼹鼠”游戏那样,这个问题解决了别的问题还是会冒出来。
与冷战时期美苏对立不同,中美两国不是将世界一分为二形成两大阵营。中美两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远大于当时的美苏,而鸿沟也一直横在两者之间。这种尴尬正是中美两国面临的现实。
(冈田信行)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