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中的中国与缅甸
2015/02/06
![]() |
在自家鉴定翡翠原石的缅甸翡翠老板(左,曼德勒) |
眼光敏锐的中国翡翠商
缅甸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翡翠出产国。而长期以来翡翠开采和出口事实上都曾被政府垄断。1990年代以后,缅甸开始逐步允许民间进行开采。在靠近最大产地的北部克钦州的曼德勒,相关加工产业也迅速聚集。
与在商铺里一边谈笑一边物色商品的缅甸人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眼光敏锐的中国商贩。翡翠自古以来在中国被视为珍宝,而如今在价值上更是被认为与钻石不相上下。在挑选时,中国商贩会用手电照着宝石仔细确认,看是否有瑕疵、能不能加工成高档货等。
据称中国商贩寻找的一般是能够自由加工成中国顾客偏好的饰品的翡翠原石。其中有的原石可以有围棋台那么大,价格可以卖到5亿缅甸元(约合人民币302万元)。
![]() |
据这位老板说,他3年前新建的自家住房用的是高级木材柚木,进门处还放上了观赏鱼的巨大水槽,5辆高档车则是换着开的。“我周围同行的生意也都很红火的”。
翡翠出口占缅甸出口总额10%
据统计,2013年度缅甸的翡翠出口额达到上年度的3倍,约达10亿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该国出口总额的10%,而其中90%为对中国出口。随着经济增长,邻国中国的购买欲不断提高,在缅甸的零售商中,诞生了很多“翡翠富豪”。
2000年代,因欧美的经济制裁而遭国际社会严重孤立的缅甸军政府倒向了中国。在缅甸北部,中国的大规模水库开发建设已启动,同时中国企业的进驻也不断加速。对于中国控制本国的经济和资源开发,缅甸民众的不满也日益高涨。
在2011年春季的民主化之后,缅甸不断改善与日本和欧盟各国的关系,表面上显示出与中国保持距离的姿态,但在靠近边境的东北部掸邦(Shan),建设大规模翡翠交易市场的计划仍在推进。而在曼德勒正在建设中大型交易市场,将拥有以翡翠等建造的佛塔和商业设施。而希望避免搬迁费用负担的中小零售商则强烈反对。
在缅甸民众忧虑的背后,以翡翠为纽带的中缅两国关系似乎正日益加深。
(松井基一 曼德勒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