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4:亚投行让日美乱了阵脚
2014/12/23
“完胜日本”后的兴奋
“中国完胜日本”,11月16日,在今年的二十国集团(G20)首脑会议结束后,担任主席国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宣布由中国担任2016年的主席国,随后中国国内媒体一片沸腾。报道称,日本也曾举手希望成为下一年主席国,但大部分成员国还是选择了支持中国。
![]() |
10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面对东南亚、中亚以及中东等20个国家的代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显得心情舒畅。他强调称:“要想富先修路。人心齐泰山移”。表达出了对于自己提唱的亚投行的筹建在仅仅1年里就拿出时间表的喜悦。
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同一天,习近平致电刚刚就任的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在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10个国家中,只有印度尼西亚没有前来出席有关亚投行筹建的相关备忘录的签字仪式。不过,佐科总统就在此后到北京出席APEC首脑会议之际,直接向习近平承诺将参与亚投行筹建。不只是印尼,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存在对立的菲律宾和越南也决定参加亚投行。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亚洲各国来说,似乎找不到理由拒绝中国提出的支援计划。
一方面,澳大利亚和韩国则由于顾及美国的态度,暂时放弃了参加亚投行。日美两国针对亚投行指出,其功能与现有的亚洲开发银行(ADB)存在重复,同时组织运营也不够透明。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亚投行由构想走向既定路线的背景下,不得不采取新的应对措施的或许应该是日美一方。
![]() |
相互握手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北京人民大会堂) |
美国会抛下日本?
“估计美国将在不久的将来默许澳大利亚和韩国加入亚投行”。北京的一位金融机构的高管如此表示。其实原本就是美国给中国创造了机会。旨在增加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发言权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改革案遭到美国议会否决。这成为了中国积极寻求建立自主国际机构的重要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美国自己没有努力将中国留在现有的国际秩序框架内。
在中期选举中遭遇惨败,寻求在外交上留下“政治遗产”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对中国的外交上陷入了既要顾及对华强硬的共和党的态度,又要考虑中国影响的尴尬境地,因此有可能在对华政策上出现摇摆。1971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跳过日本,突然宣布访华。围绕亚投行,美国抛下日本、转为与中国并肩齐行的剧情似乎也开始在人们脑海中时隐时现。
2015年也将面对的课题
不过,外界对于亚投行将成为优先中国国家利益的“红色国际机构”的担忧并未消除。亚投行将不设常任理事会,而是给予行长以下的事务方重大权限。日本指出:“中国最终只不过是希望按照本国的想法来运营亚投行”(日本经济部门的高层)。日本政府中也有声音指出:“在安倍晋三政权下,日本难以提出加入亚投行”。一方面,认为反而应该把自己扯进中国主导的框架下,从框架的内部反映日本立场的观点仍寥寥无几。
当然,日本没有必要对中国阿谀奉承。不过,仅凭延续至今的二元论(强硬或软弱)的话,对于高举“中国梦”、希望全身心重塑大国威信的中国领导层的下一步棋,日本很可能出现误读。日本需要的或许是更为灵活和更加缜密的思路。应该怎样应对中国?这是日本2015年也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中国总局 大越匡洋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