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衣库”们的时代来了
2014/11/26
中国消费市场因反腐运动而“蜕变”
在中国,对贪污腐败的追究问责以其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在各地铺开。前中国领导层的一员,并对石油产业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周永康,还有曾经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徐才厚都相继落马,这在几年前的中国是难以想象的。中国领导层也强烈感受到了如果不解决腐败问题就难以获得群众的信赖。
可能招致腐败的公务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奢侈作风也成为了整治的对象。高规格的宴会悄然而止,礼品赠送之风也日渐减少。以海外视察为名的高额公费出差也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在高档餐厅中高举茅台干杯的情景也变少。
![]() |
经营家具及家居的日本似鸟(NITORI)进驻中国 |
不过如今,中国各地购物广场内大多以物美价廉、实用性较强的商品为主。在这其中,诸如经营家居的似鸟(NITORI)、服装的优衣库、均价零售店的大创(DAISO)以及眼镜连锁的JINS等日本的生产零售商则跃然成为了主角。对于这些在“通缩状态”持续的日本经受了历练的企业来说,通过自主研发、生产,并以合理的性价比进行销售都是最为擅长的事。
如今,这类购物中心已经从沿海地区逐渐向居民收入不断提升的武汉、西安、成都等内陆地区转移。“内陆地区x合理性价比”似乎已经成为了日本企业在中国的新的成功方程式。
日本企业觅得良机?
“性价比”对日本企业来说似乎是个发展上的良机。比如,在日本“百元店”(每件商品均售100日元的零售店)统一卖100日元的商品,在中国为了凑个整数就都成了“10元店”。但即便如此,以现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商品的性价比考虑的话,人们也会觉得比较划算,所以销路很好。但实际上按照目前的汇率来看,10元大约相当于180日元。当然,如果销售的商品从日本进口的话,由于要缴纳关税和运费等成本将会提高,但很多企业会选择在中国或东南亚国家进行生产以求实现合理的性价比。如果能够巧妙地利用这一优势,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收益率将很有可能超过日本国内市场。日本企业经历了长期的通货紧缩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即便是在聚集众多企业和店铺的中国市场,也仍然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而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充满增长空间的领域。
![]() |
日本医师大圃研医师正在对中国当地医生进行内窥镜技术的指导 |
在11月举行的APEC会议上,中日两国首脑实现了时隔3年的首脑会谈,两国关系也逐渐走上了改善的轨道。希望这能成为一条有利中日双方的“共赢”轨道……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后藤康浩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