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仓健一生“扮演”着孤独
2014/11/19
![]() |
高仓健生前接受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采访(2001年5月) |
在那次采访中,高仓健讲述了扣动自己心弦的人们的故事——电影《敢死突击队》的导演罗伯特·阿尔德里奇丰富的现场经验、《千里走单骑》导演张艺谋的热情、一起出演《海峡》的笠智众的气魄,还有老东家东映京都摄影所工作人员的忠诚……高仓健带着热情回忆那些人,不管他们有名还是无名。
当我思考这种反差来自何处时,高仓健突然吐露的一句话让我深有同感——“因为平时生活尽量不接近别人”。
在始于《人生剧场飞车角》的1960年代的侠客电影中,高仓健开始了作为明星的宿命。在《日本侠客传》、《网走番外地》和《昭和残侠传》系列电影中,高仓健展现出沉默、清心寡欲而坚持侠义精神的男人形象。高仓健在生活中也必须避免破坏这种形象。
近年来的演员以和观众关系融洽为卖点,但高仓健则与之完全相反,坚持着作为真正电影明星的生活方式。
高仓健称他经常饰演的亡命之徒是“只能在那个地方存身的人们”,对于自身也表示“只能当演员。只能通过电影表现出来”,总是在思考作品和演戏。
与人的相遇也好,离别也罢,都源于此。由于相遇的机会有限,高仓健因此总是认真对待。正因为如此,回顾半生,既有愿意热情讲述的人物,也有绝对不愿提及的人物。
从离开东映的1970年代后半期以后,虽然年龄不断增加,但具有男子汉气概的“阿健”的形象依旧。在摄影所系统已经崩溃的当今时代,相继创作出《涉过愤怒的河》(中文又译为《追捕》)、《八甲田山》、《幸福的黄手帕》和《车站》等优秀作品。这是因为高仓坚持了作为电影演员的美学,时刻都没有放弃追求进取的态度。
喜欢与工作人员融洽交谈,喜爱保时捷和咖啡。背负着孤独努力生活的电影明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让内心放松下来。
最后的“影星”已经逝去……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古贺重树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