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威胁中国的“重回美国制造”
2012/01/05
据去年12月26日日经新闻报道,美国的飞机产业和汽车产业正在逐步“南下”。所谓“南”指的是卡罗莱纳州和德克萨斯州等美国南部各州。 笔者驻美国时曾就《汽车产业在南下》进行过采访。不过,美国汽车产业最近的动作好像远远超过了当时。而主要原因就是南方人工费低廉。
据日经的上述报道,丰田去年11月投产的密西西比工厂的起始工资为时薪15美元。和美国通用汽车(GM)曾支付的包括医疗费等社会保障费用在内超过80美元的时薪相比,劳务成本得到大幅削减。
而通用汽车公司的破产就是引发上诉动向的原因之一。毫无疑问,GM走到破产重组这一境地,其中就有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一直不愿意支持通用汽车实施裁员和养老金改革。
但是,如今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已经是通用汽车公司的大股东之一。为了通用汽车能存活、重建并实现今后的增长,联合会开始以积极的姿态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也出现了以前无法想象的低水准工资协议。
制造业到南部寻找出路
虽然笔者想写底特律从此走上了复兴的道路,但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还有日本的汽车厂商都在奔向南部。以低工资水准签署的协议很多都是以在南部建厂为前提。如果在10年前,管理层刚刚说要向南部转移,工会组织就会闹翻天。但是,已经是大股东的汽车工人联合会如今对公司方面的方针非常配合。
从结论上来说,美国制造业正在迎来新的变革期。称其为“选址革命”也毫不夸张。除了汽车产业之外,工会势力强大的飞机厂商和类似通用电气(GE)的厂商也正着手在美国南部进行大笔投资。
着眼于上述潮流,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于去年入秋时节推出了研究报告《重回美国制造(Made in America Again)》。提到“美国制造”,就令人想到上世纪8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推出的报告,而这次全世界也都争相阅读BCG的这份报告。
据报告称,“中国的工资水平正在以年平均15~20%的速度急速上升,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到2015年前后,美国南部等地区的生产成本将低于中国”。 据称,对这份个报告反响最强烈的就是中国。该公司称最近BCG中国办事处不断接到“报告内容是否属实”的咨询。
说来,美元贬值趋势的确推动了美国东山再起。此外,来自“更南的地区”的压力也使得美国南部各州的工资水平走低。
作为出口基地墨西哥日益抢眼
![]() |
日产在2010年10月的巴西圣保罗车展上发布墨西哥产“玛驰” |
从全球范围来看,作为出口基地的美国南部加墨西哥的组合的地位今后将日趋重要。在日本企业中,日产汽车和马自达已经加强了墨西哥业务,丰田也在探讨将美国南部工厂作为向与美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的韩国等地出口的基地之一。
日本企业今年还将继续承受日元升值的压力。在汽车产业中,丰田、日产、本田等3家公司在努力要为日本国内留下总计500万辆的生产量。但是,日本厂商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中国和泰国,还应该注意到,美国和墨西哥联盟也在一步步地加入到竞争的队伍中。
日经新闻编辑委员 中山淳史:1989年进入日本经济新闻社。经历产业部、美洲编集总局(纽约)以及证券部等部门,现任产业部编辑委员兼评论委员。执笔汽车、电机、运输等领域。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