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是面和心不合的复杂关系
2014/07/15
在领土主权和网络间谍问题上,中美之间的分歧仍未弥合。新型大国关系的前景仍不明朗。外交和安全保障方面正处于这种局面,而在经济问题上,则呈现出另一种情况。下面整理一下美国财政部的观点。
|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将关注货币宽松的对外影响
对于中国政府通过外汇干预诱导人民币贬值、美国货币宽松及其结束带来的资金动荡,针对这两个问题,即使其它国家提出批评,中美两国也会当是耳边风。而一旦举行双边对话,就相互承诺会妥善处理。很想说这或许就是大国关系,至少对于全球市场来说总归是好消息。
对于中国担任主席国的11月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首脑会议,美国也将为成功举行提供支持。此外,对于因美国国会蛮不讲理而无法取得进展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出资比例改革,美国方面也做出了承诺。
关于此前成为问题的中国侵害知识产权问题,中美之间承诺防止侵害企业秘密。此外,旨在扩大信息化技术协议的磋商以及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也在推进。
美国具有优势的能源和金融也是如此。美国将为中国的能源制度改革提供支持,同时承诺向中国提供有关天然气出口许可的信息。而在让中国感到头疼的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中美也决定相互妥协。
![]() |
其依据是中美就美国7月实行的《海外账户纳税法案》(FATCA)签署了政府间协议。中国政府将积极协助防止美国个人及企业逃税的目的十分明确。
作为交换条件,中方要求美国政府提供中国个人及企业藏匿在美国金融机构的资产相关信息。以防止官员、国有企业的高层进行资产转移。在这一点上,中美相互协助也是意味深长。
对于中国而言,美国是最重要的出口国,外币储备的最大投资对象便是美国国债。而对于美国而言,如果最大的美国国债持有者,如果中国的经济陷入危机,这也会给美国造成困扰。
这种相互关系起到了防止两国经济对立的作用。说的好听点是这样,但并不是就此可以雾散天晴。因为此次中美两国达成的协议,是包括市场参与者在内,外界人士很难看清本质的两国间协议。这种关系一般称为“面和心不合”的关系。
本文作者为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编辑委员 滝田洋一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